旁邊的將領,身量中等,膚色黝黑,一張長臉並不出奇,但是看久了,自有一股魅力在內。尤其他雙臂寬厚,一看即佈滿力氣。

行至一處矮丘,一行人做以修整,即是馬車上,也有婦孺走下歇腳。

文士與統將和馬車下來的婦人見禮後,走到了一側高處,一同遠望。

這一行數百人,正是於十一月初,呂布戰死後,攜呂布殘部、並護衛呂布遺孀南下的陳宮、高順等人。

兩人本因去歲赫萌反叛之事,生有間隙。但在呂布身死,擁有抗曹的共同目標,加上陳宮難得放下名士身段,於當日之事做了詳細解釋,二人遂冰釋前嫌。

眼看出曲江,不遠即是交州中宿,一路躊躇的高順,藉此機,面向陳宮,出言問道:

“公臺,吾等此番南下,如袁術、劉表、張羨、趙範等人,皆派人或親來挽留,為何不留於荊州,與之共抗曹賊,以為溫候復仇?”

南下時,遇劉備、孫策之部,此本為故主呂布之敵,現名義上還屬朝廷、實歸於曹操之下,陳宮不願與之為伍,以至於過東城,見劉備帳下那位叫徐庶的謀士前來說服,拔劍呵斥離開。

但如劉表等人,前番正與曹營對抗,且坦誠相邀,陳宮亦拒絕,同樣也拒絕了現在於荊州南側,與劉表不和的張羨之邀,此中行徑,就有些讓高順看不懂了!

過去數載,即便有隙,高順對於陳宮這等足智多謀的名士,依然非常重視。陳宮之計謀,更是直接解決了大軍中的數次危機,所以,在呂溫候戰亡,軍心散亂,無可抵抗,成功突圍後,陳宮決定南下,高順收攏陷陣營部眾,義無反顧的跟下來。

同樣地,陳宮對於高順,拋開一年前的不快,內心實際一直是非常敬佩的。

相對於呂布軍內的其他將領,如侯成、魏越、宋憲之輩,高順即屬於異類,其人清白,不接受饋贈,亦不在戰時飲酒,防擔任正事。加上高順出自陳留高氏,為袁紹妻族,可受呂布一恩,便放棄榮華富貴,不離不棄、義無反顧的跟隨,即是這般品質,非常少有。

而使人唏噓的,高順即便是為呂布死忠,可因為袁紹妻族關係,多少也受呂布猜忌,便是數月前的下邳之危,呂布除了擔心高順和陳宮私下的小矛盾外,另外就是不放心。

現於南下期間,高順顧著眾人的安全,對陳宮的安排多是聽從。目前,眼看著就要走出荊州,到往交州之地,他終於忍不住將心裡的疑問提了出來。

連日的行途,讓陳宮的語氣有些沙啞,尤其荊州之南的氣候,同江淮之地差異甚大,導致其人中間還生了一場病,至今身體尚未恢復。

病疾不止陳宮一人,便是如軍內,少部分兵士,連帶著呂布不滿兩歲的幼子呂候,亦是如此,故大軍的行程緩慢下來。

就是說出一句話,也能感覺陳宮廢了好大的力氣。

“孝父,汝覺得劉荊州如何?張府君又如何?

有能否主動攻擊曹賊,恢復漢室的魄力乎?

便是曹軍鐵騎南下,他們會有誓死堅守之決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