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舞劍(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昏,南安縣寺。
劉釜宴請張機等人,因軍紀所在,劉釜等軍吏自是未飲酒。
初入劉釜麾下的霍峻,知此緣由後,堅持同以茶水待之,顯然已經將自己當做了奮勇軍一員。
觥籌交錯中,劉釜與張機主動攀談起了醫術見解,尤以病因論、病機論,與張機正在研究總結的“八綱”確有相通,聽得張機及其弟子連連頷首,受益匪淺。
“劉君年輕有為,若是從醫,當為大家,機亦不如也!”
張機嘆言道。
於南陽時,得行南中、過安夷的行腳醫工之言,前安夷長劉釜,以獨特的見解,指導醫工,形成了數種治瘴氣、其以瘧疾之法。尤其內中一叫青蒿汁的治療辦法,讓張機驚奇不已。
為醫者,若是能解決瘧疾等瘴氣之症,那便無憾。達者為師,張機遂萌生來蜀地拜訪求教之想法。
不論劉釜風度,但觀其言所說,張機便覺傳言不虛。
後張機問詢起劉釜何以發現青蒿汁法,為瘧疾有效果,劉釜即言之,他數年前,過滇池時,聽一鄉民長者之言,待於安夷實行,故發現有療效。張機卻無懷疑,民間能人眾多,且南中飽受瘴氣困擾,所謂久病成醫,本地之百姓,能試探出治療辦法,並不出奇。
讓他感嘆的是,劉釜懷疑仁心,將此法收集,於安夷起,無償獻給天下人,以促進醫學發展,此方為大義也!
宴至高潮,見火候差不多了,劉釜遂出言相邀道:“現在天寒地凍,出行不便。張君不妨於南安多待數月。
然因戰事、天氣諸因。我軍將士,另有本地百姓,多有風寒、水土不服之症。
此中病症,另有嚴重者,我恐生產瘟疫,已然在新建醫舍,以專門問診、隔離、治理之用,即於南安城內。
另因南安偏僻,醫工甚少,醫舍初建,今見張君,即想請張君能幫忙照看一二,以便治癒病員,減少傷亡……”
醫舍,也就是後世的醫院。
不過,劉釜的志向,顯然不是如此簡單。他想將醫舍轉化成為正規醫院和授課的醫學院之結合體,醫舍當不僅是救人,更應培養出更多經驗豐富之醫工。
張機撫須傾聽,不住點頭。他本人,之所以攜弟子游歷天下,就是為了治療病患,且從病患中,發現治療之理。
而南中本地瘧疾患者多,外有疑難雜症,正是一邊治病救人,一邊以劉釜之前所言的“臨床試驗”之機,於此多停留一段時間,未嘗不可。
所以,張機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但這還沒完,劉釜隨即又一相邀,讓張機有些猶豫。
“醫舍初立,起於南安,今張君至此,適逢其時,我想請張君為首任舍長!”
看出張機的猶豫,劉釜補充道:“張君若是擔任舍長,並無限制。欲要離開時,只需向官寺說明便是。除此外,醫舍之內,還有專門為張君這般醫者準備研探之醫坊和醫田。
舍長及舍吏,雖非朝廷和州府任命之吏,但如南中官寺,每月另有俸祿相贈。舍長為百石吏,餘者舍吏皆有定額。”
為不為吏不重要,出身張氏大族的張機,當然也不是看中了那些俸祿,他是直接看到劉釜的誠意!
“便以劉君言,南陽另有吾弟子隨行,另相邀同道而來,不知機可書信,讓之前來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