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謀斷(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葭萌關的部將們,以“法謀鄭斷”,視以為劉釜的左膀右臂。
劉釜能將鄭度借之,這讓孫詡越發受寵若驚。
待看著孫詡又要下拜,劉釜先一步起身,將之攙扶住,道:“郡府若是有事,孫君多諮詢鄭君便是,只是此中一別,君往巴西,吾往南中,相隔千里之距,下次相見,不知何時?”
拉著孫詡的雙手,劉釜的目中有些溼潤,面上帶著些許愁苦。
回憶起二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孫詡眼角同樣有些溼潤。
想到南中之亂,孫詡充滿了對劉釜這個恩主的人身安全之擔憂,嘆息道:
“征討中郎將,欲再平趙韙叛軍,白水楊將軍則要回攻白水關……使君便以君率部攻擊南中叛賊,此行之中,危險重重。詡恨不得與君同戰,為君之先鋒。
但有法君,孟君等在,吾相信,劉君定然能凱旋歸來!”
劉釜雙目溼潤,伸出手,拍了拍孫詡的肩膀,面上卻是笑道:“便借君之吉言,吾等先收拾一二,待與孝直等共同與宴,為諸君將士慶也!”
……
益州之於軍制,與大漢軍制相同。
但自數年前,設立州牧制,各地州牧許可權加大以來,為圖個利,各地州牧名為漢臣,實有各自的“小朝廷”。
於戰時之時,更不用請示朝廷,自封門下部將官職。
如劉釜這平南將軍,便是雜號將軍,位於征討中郎將之下。而如孫詡當下的巴西太守,從官祿而言,和劉平差不多,皆是千石之吏,兩人的地位也相差不大。
所以在當日的夜宴之中,劉釜手攜孫詡而入,眾人並未感覺到不妥,旁側跟的是法正、鄭度、劉楓等人,此中者,都是劉釜的親信部將。
餘者一些低階將領和文吏,包括一些漢中降將,自是早早到了舍內。
劉釜一至,整個酒宴便到了高潮。
劉釜拿著酒杯,於宴席中穿梭,不斷與部將飲酒,這是他自成都離開,領兵以來,第一次飲酒。
過去數月前,他一直恪守己身。
現在看到孫詡升為一地太守,而他也成為千石之吏,完成父親、祖父皆未到達的高度,心中暢快。而如當日與嶽翁之言,可出兵南中,光明正大的平定此地,且完成大後方的建設,由此而來,距離興漢目標更近一步,心中亦是快活。
想想,下面只要他能活著完成平定南中這等壯舉,以聲名、兵事在身,反觀劉璋當下名聲大降、怨者眾多,何愁不能讓之退位讓賢?
益州之主,當是德才者居之,此將為益州百姓之選也!
“飲勝!”
油燈之下,劉釜再讓侍者為他添了一杯酒,然後舉起酒杯,望向舍內眾人,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