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消耗(第1/2頁)
章節報錯
宛城之失,主要罪責雖不在己身,但想到當日外甥劉釜對之的期願,甘寧心裡就有些不踏實。
故於宛城被破,其部退守棘陽的次日,甘寧便聯絡上同樣在此的劉灼,輔之以他對戰事失敗的分析,打算將此事,連夜送到蜀地的劉釜案頭。
對於宛城之內,到底經歷了什麼,劉灼是當日於劉琦後一批離開的人,沒有比他更清楚裡面的鬧劇成分……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事後回想起來,劉灼覺得族弟劉釜曾言此語,用在此地最為精確。
尤其當日的緊迫局勢,讓劉灼畢生難忘。
其得聞劉琦已走,荊州軍群龍無首,守軍大勢已去,當率部突圍時,曹軍已經拿得了宛城的三處城門控制權,只差最後的南門。
等來到南門之畔,劉灼響起還有為關押的張繡。
遂快馬加鞭的趕往張府。
抵達張繡家中,看了眼被逃離荊州兵士綁的結結實實的張繡及其家眷,劉灼心裡默默無語。若是他今日不來,這位為族弟稱讚過的將領,事後不被曹操殺死,便會為曹操所用。
前者尚能接受,後者的話,荊州軍將再新增一位大將,兩者是以戰場上的敵人,真乃作繭自縛之舉。
劉灼不像甘寧那般果決,連賈詡那種大名士,也是說殺就殺,甚至賈詡死後連屍骨都處理的乾乾淨淨。死無對證,即便其他人聽到了什麼風聲,也無法對甘寧加以指罪。
所以,劉灼決定救張繡一命,說不定此人未來能為族弟之大事,錦上添花呢?
等解救了張繡等人以後,劉灼方才同張繡一道掩護著張氏家眷,及劉氏親眷,還有不少宛城百姓逃離城郭。
曹軍追擊兇猛,就像是一群嗜血的狼,最終在棘陽方向,遇到了前來支援的甘寧,該部的危機方得以緩解。
當日情形,劉灼歷歷在目,除了感嘆宛城丟失之快。最為感慨的是別看循公子為人謙虛有禮,但實際上卻是徒有外表。族弟選擇與此人合作,確是容易控制,但也有了今日的宛城之失。
因果,或是與冥冥之中已經有了定數。
宛城丟失,與之相反的乃是劉釜在葭萌關率部大勝之事。
現在兩相對比,己方享有天時地利,最終大為失勢。劉釜只憑著數千兵士,不僅堅守住了葭萌關,最終還同劉琦合作,兩人的失落之感,可想而知。
說道劉釜率部大勝,此間事的影響,可不如表面看的那般簡單。
於蜀地有交界的南陽郡,早就廣為流傳。甚至連隔壁的曹營也為此喧鬧了不少,如曹操誇讚劉釜乃大智大勇之輩……而在荊州,知曉葭萌關大捷,荊州牧劉表於戰後成立的府學內,當著荊州名士,回憶起當下大漢的年輕有為者,談到劉釜,劉表更是惋惜道:劉季安緣何不生於荊州?
一時間,諸多名士皆嘆言:生子當如劉季安!
時間一晃,到了六月中的時候,尚處於葭萌關的劉釜,其在看完甘寧等人的書信,回信送來,只有四個字。
固守、消耗。
固守之理解,很是容易,即固守南陽現有之土,不可讓曹軍再進一步。
關於消耗,劉灼與甘寧,在私底下,暗自分析出了三種可能性。一是消耗曹軍之兵力,二是消耗荊州兵的兵力,三是兩者皆含有。
劉、甘二人,最終都認為第三種可能,才最符合劉釜的利益。如之前劉釜迎劉琦入南陽,便是想借助劉表的力量,拖延曹軍進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