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是張衛?”

李素看向這位被箭矢穿心而死的敵將,又看向了旁側跪地求饒的漢中軍,再一次問道。

那漢中軍斥候,便是方才逃竄的一夥,但為夷軍砍斷馬腿,倒在地上後,迅速舉起武器投降。

待被抓來認屍時,此人馬上把情況給招了出來。

“將軍,小人敢於項上人頭作保,此人便是我漢中軍主將張衛!”

火把下,見漢中軍斥候唾沫橫飛,連連作保的樣子,李素眼中閃過一絲厭惡,但也信了這位俘虜的說法。

其人生死當頭,也沒必要欺騙,何況他收下的漢中軍斥候不止這一日,方才出去打探訊息的,就被之俘獲了好幾個。

而若非這群斥候的集體出動,提前暴露了夷軍的位置,李素其實還想苟一會兒的。

他望向一旁的部從,道:“將張衛屍體,還有旁邊之人的屍體,好生看置,不可侵犯。其與吾等,於戰場上戰死,也不願被俘,乃義士也!”

夷軍的紀律規定中,盡忠職守便是其中一條,每一個人都牢記心間。

對像張衛這般的敵人,自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逃兵。

所以在俘虜剛被帶下去時,一名正義十足的小將來到了李素的面前,抱拳請命道:“軍侯,方才之人,不顧主將性命,只顧個人安危,無視軍法軍紀,此等人也,可要就地格殺?”

李素搖了搖頭,道:“吾夷軍自劉君建立之日起,首要的便是紀律信義。此人既然已是投降,勿要殺也!待來日,這位張將軍送回之時,或可由此人隨行守護!”

相隔八里的丘地水流之畔,鄭度連夜來到本地。

此地有一堤壩,乃是本地山民為防水患,修建而成。

如閬中至葭萌關之所,兩側各有巴山山脈、劍門關山脈相鄰,叢地眾多,地形負責。又有江湖環繞。

是以山圍四面,水繞三方之地。

狹古道,便處於河畔之側,幾十年前,因洪澇之災,還被沖毀過。

得曉漢中軍潰敗而來,鄭度現在要做的,便是讓狹古道再被淹一次。

破曉之時,堤壩得以奔潰,水流順勢而下,能想象得到,以狹窄著稱的狹古道,過不了多久,便會為泥濘覆蓋。

見前路再無,即使逃竄來的漢中軍再多,也只是絕望不已。

“文成也該收到撤退訊息了罷!便是不曉,那部漢中軍如何了?”

鄭度站在山岩前,望著洶湧而下的水流,又看了眼天邊的日頭,然後轉身道:“二三子勞累一夜,且休息兩個時辰!”

從山岩處下來後,鄭度接過親衛遞來的清水,猛喝了兩口。

忽的,聽見下方的夷軍將士歡呼起來,只在剎那時刻,漢中軍主將張衛戰死的訊息,便傳入了鄭度的耳中。

隨之,斥候氣喘吁吁到來,將李素的訊息,複述了一邊敵軍主將戰死之時。

鄭度手握旁邊的木矛,緩緩站了起來,恰於此時,太陽從山巒間緩緩升起。

將鄭度的身形,照射的非常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