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由姊婿常堅收到,迅速傳入關內的信件,為劉釜在油燈下,認真翻看了三遍,大受震撼。

巴地的戰局,真會如信中所言,如此極具戲劇性?

信中敘述了巴地的一些實情,並說道了張魯部的一些機密之事,如軍資藏匿之所。言之益州兵不日將抵達閬中城下,還為之提供了一條建議,大體是希望劉釜能趁機奪取軍資,擴大自己的實力……

上面的署名,正是趙韙。

前徵東中郎將,為劉焉信任,後扶持劉璋的益州實權人物。

猶記當年於德陽的市井見過一面,自己還拒絕了對方的好意。但現在物是人非,此人已是反劉璋的叛軍頭領。

且於當日,也正是他向劉璋的提示,才讓州府對趙韙有了提前一兩日的提防,讓吳懿能快速進軍,拿回江州。

說起來,他和趙韙還真是有緣。

總體來說,趙韙有身份又地位,更有野心。

其欲走上益州牧的位子,可事到如今,從結果看,趙韙選擇和張魯合作,並提前發動了起事,初期是成功的,讓大半個巴地落於其手,現在呢?

由州府的訊報,以及趙韙與之信中的內容而言,趙韙的處境很不妙。

回想數月前於洛陽,閻圃與之的談話,劉釜歷歷在目。尋到吞食益州的機會,張魯真的會信守諾言,願與人平分?

一山不容二虎,這個道理很簡單,他早就看破了。

於成都,獲曉趙韙張魯聯合之初,劉釜面對族兄劉榮,早有預測,將漢中軍引入蜀地,趙韙最終拿不到好處,只會平白做了嫁衣。

目前,一切都在應驗中……

所以說,劉璋和張魯,誰都有可能是最終的勝利者,但絕不會趙韙!

讓劉釜心緒不寧的是,趙韙給他寫的這封信是何意?

難道說是想誤導他?

但趙韙完全沒有必要啊!

另一方面,倘若趙韙所言事實,那他面對的戰機就很大了!

如果族兄劉榮在身邊,他或可與此同族兄弟商議一二。現在劉榮被他安排到輔佐劉循,眼前能共同商議,且相對可以信賴的只剩下法正了。

“來人,去將法君給我請來!”

經過這段時間的並肩作戰,劉釜能感覺到法正已然在用心輔佐於他。

而將一些機密之事,讓法正幫忙參悟,相信法正能感受到他的信任和誠意。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法正便從官舍趕來。

見劉釜只召見了自己一人,法正預感劉釜有事找他參謀。

遂在見禮後,先是將關外的漢中軍動作為劉釜彙報後,又說明截止今日夜晚,守軍的傷亡情況,便靜靜等著劉釜的開口。

獲曉張衛部後撤三里,暫無攻關的動作後,劉釜點了點頭,讓高沛鄭度二人率部於外協同作戰,這個方向是對了。

現今張衛部的糧草已燒,猛火油這等利器庫存不夠,另有運糧之道,不斷為夷軍偷襲。

其部現在只剩下三條路,一是不顧忌一切的想辦法趁著守軍疲憊,以血肉之軀、拼勁全力拿下葭萌關。

第二條路是後撤,等閬中之地的支援部隊抵達,再行從長計較。

第三條路,則是選擇撤退一段距離,原地駐守,等待援軍。

尤其這最後一條路,在劉釜看來,實乃下下之策。夷軍便是為南中那種地形複雜的叢林作戰準備的,鄭度高沛二人既然選擇了襲擊,後面就不會停。關內的剩餘守軍,亦可展開配合作戰,這正中他和法正下懷。

故而,張衛部的困局,才剛剛開始。

一抬頭看法正正望著自己,劉釜方發現他思考的時間有些久,面上帶笑道:“張衛後撤,卻不完全撤出,這是等著張魯支援,這可正合乎我等之意!

但而,此中還有一事,比這張衛後撤還要重要,急需孝直幫我參謀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