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重逢(第2/2頁)
章節報錯
相信經過葭萌關之戰後,一切都會有好的結果。
對夷軍大讚問候一番後,劉釜便正色介紹起雙方將領。
少頃,一行共計二十餘名將領,於劉釜的安排下,來到了城關下的臨時營帳,緊急商議起了軍務。
這一次,劉釜親自把昨日定下的“襲敵”計謀,說道一遍。
作為夷軍名義上的統將,高沛聽聞,率先認同道:“劉君之謀劃,吾認為可行。
且此計於劉君之安排下,甚為周密。
借山川地利之優,並以斥候為眼,吾相信即使繞到漢中軍後方,漢中軍短時間越難發現。
且漢中軍主將之謹慎,恰為吾等從時間空間上提供了時機!”
劉釜搖了搖頭,指向一側的法正孫詡等人,道:“善謀者眾,能斷者寡。此計乃是我提出不假,但有孝直,孫君等人之完善,才有諸君今日之所見。
此功,我不敢包攬。
待事成,我當親自向使君稟明,為諸君請功!”
居功而不自傲,劉釜此話,照顧了所有人的感情,整個廳舍內,其樂融融。
隨後,鄭度提議,兵貴神速,既然要給漢中軍來一個突然襲擊,勢必在漢中軍兵臨關下前,急速完成伏兵之部署。
同時,鄭度還對劉釜所提供方案,進行了細節的調整,比如要考慮到天氣等不利影響。還有縱深戰略之下,為防止漢中軍的反撲,後方的補給不能全靠葭萌關內,當多備些糧草。
全程參與謀劃的法正,在聽過鄭度之建言,遂覺醍醐灌頂,大讚鄭度乃軍事大才,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即便如孫詡這般的老將,也對鄭度的補充大為認同。
對於細節的調整,劉釜本人自無不可。
鄭度為人老練,軍事的天賦絲毫不比法正差。當是時,法正缺少磨礪。而兩者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恰可以互通有無,如之左膀右臂。
有此二人在,外有高沛、孫詡等部將在,全關上下過萬眾,何愁不能將漢中軍拒於關外。
反而是白水關的戰局不斷惡化,劉釜更擔心的是漢中軍,由此而入。
城關下,夷軍短暫修整兩個時辰,補充糧草後,按計劃打算再入群山。
劉釜親自相送,關門之下,拉著鄭度和高沛的手,關心道:“葭萌之地,地勢同安夷一般複雜。今次入山,除尋機摧毀漢中軍的猛火油外,遊擊偷襲之事,當量力而行,且以保全好將士們的性命為重。
夷軍之部從,皆為我安夷鄉民。
君等既然將之帶出來,那就要盡力將之安全的帶回去!”
旁側的一群夷人將領,聽罷後,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南中以外的官吏,皆以他們為野人,只當個數字,也只有劉釜這個前安夷縣長,不僅為他們提供了生存的機會,還如此寬厚待之。
將心比心,他們於安夷生活的夷人,又何不願為之誓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