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放心,今次有吾等兩部在,定能斬殺那吳懿,怕就怕他不來。

時間不早了,還請趙君往漢昌城去,府君已在前方迎接……”楊重臉上的笑意不變,但心裡對趙韙於閻圃的讚賞越加嫉妒。

此番能讓趙韙和張魯合作的最初建言者是他,可不是閻圃!

待趙韙上馬,一行人在前行進後,楊重眯了眯眼,陰涼的樹蔭下,他的眼色有些像毒蛇般盯著趙韙的後背。

“府君顧及舊情,不願藉此吞併趙韙的勢力。但欲爭霸益州,又豈能那般短視。趙韙不死,即便敗退劉璋,拿下益州,又何以保證其人再不反叛?何況只以巴地和廣漢北部交換,那豈不是打發叫花子?

且之前的談判,是閻圃去做的,又非吾楊重。

這一次,正好藉機除掉此二人,願助府君成就霸業!”

漢昌城外。

營帳連綿數里。

自拿下漢昌之後,此地便成為張魯進攻巴地和廣漢的大本營,其人更是親自坐鎮於此。

至於白水關的另一路漢中軍,則是由之手下大將楊任楊昂負責。

楊氏兄弟,從軍幾十年,一直跟在張魯的後邊,忠心無可懷疑。其所率者,非是漢中軍的絕對精銳,大部分都是這些年從三輔和涼州湧入的流民組成。

憑此兵力,和涼州兵合作,並藉以猛火油之利,在張魯看來,於諸多手段的準備下,拿下白水關、且吸引廣漢之地的益州兵士完全足夠的。

而於漢中本地,張魯以大將楊柏和昌奇留守,其中楊柏,乃是張魯的女婿。留守之兵卒,也有四萬之眾,主要還是防備曹操。

雖然私下底和曹操達成了協議,還獲得了曹操的糧草支援,但張魯對曹操並不怎麼信任。卻是荊州兵能在南陽將曹操阻擋,使之不得入宛城,讓張魯對荊州牧劉表重新認識了一番。

世人多知曹操、袁紹手下猛將如雲,卻不曉荊州劉表手下也是人才濟濟,比如半月前,大敗曹軍的黃忠甘寧二人。

大帳內,張魯手持著一塊碩大的地圖,他看著手下謀士標註的兵力地圖,皺眉苦思。

是時,一名兵士忽然進來稟報道:

“使君,楊主簿傳來訊息,趙將軍他們已至五里外。”

張魯今日沒有待在官舍,而是處於城外的軍營之內,親自處理著一些重要軍務。

按照張魯原有的打算,他本應親自外出二十里相迎趙韙這個盟友,奈何前數日攻下漢昌時,其的大腿被流矢所傷。而今出行尚有有些困難,更別說騎馬了。

得曉趙韙相距不遠,張魯忙杵著柺杖站起,向左右道:“大開營門,迎趙君入內!

且召集所有將領,隨吾往轅門外,相迎趙君!”

完全撤開漢中軍的防守,又帶領手下將領出營迎接,這也是張魯向趙韙表示他對之的重視。

劉璋現在首鼠兩端,多顧不暇。按照現在的進度,趕在年末,相鄰的曹操劉表南陽之戰結束前,他漢中軍夥同趙韙部拿下巴地和廣漢不成問題。難得是拿下此中二地後的治理問題,趙韙出身益州本地大族,有之從旁協助,對張魯以後的治理很是關鍵。

“公祺!”

“子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