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過於急切,這次的商議持續了兩個時辰便有了決策。

吳懿毫無意外的擔任了征討中郎將,劉璋給之的軍令狀是一月之內,務必要將趙韙之亂平定。

後再以張任為護軍,率一萬五千的兵馬,前往馳援漢昌的龐羲。

大將吳蘭帶五千軍士,連夜出發,幫助杜錦守衛好德陽,且在吳懿開始對趙韙進行反擊,完全受吳懿安排。

對於白水關的戰事,劉璋也是滿懷憂慮,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劉璋這次竟然任命劉釜為平徵校尉,率蜀郡的五部雜兵,馳援白水關。另有長子劉循率八千步卒,屯兵葭萌。

什麼是五部雜兵?便是近些年來,劉璋為了安撫蜀地的豪強,進而授予守衛成都的無處別部司馬。

這五部,共計人數不過四千人,劉釜的姊婿常堅所屬之部,恰屬其內。除了常堅的部隊,另有其他豪族組成的部曲……

至於昨日還商討出山的夷軍,這次是直接交由吳懿指揮,同樣參與平定趙韙之亂。

……

州府的命令,向水流一樣,不斷流向益州各地。

得受命令的張任,還有駐紮各地的將領兵士馬上行動起來,準備開往戰場,各項後勤保障的民夫,也迅速上路。

蜀地近兩年,少於戰亂,糧食也是年年豐收,面對戰況後,得以迅速反擊起來。

劉釜從州府出來,先是趕回了家中,同阿姊,還有劉榮劉杉等宗親說道解釋。

數年前,劉釜為安夷縣長時,即在族兄劉杉的幫助下,從州府討要了個校尉,以建立夷軍,當時的安慰成分巨多。

而今雖說還是個校尉,但效果已然不一樣,能在蜀郡掌有五部人馬,怎麼說也算是在外帶兵了。只要此番建立戰功,以後想要升遷也容易些。

況且,這五部雜兵,多是由豪強而建立,劉釜相信若是他能運用得當,說不定能掌控其中的人馬。

“季安打算何時啟程?”

劉榮問道。

就在剛剛,劉釜已決定帶著劉榮劉楓一同前往白馬關,繼續留的族兄劉杉於成都,幫他打探一應訊息。

“至少到大後日了,如姊婿等人的兵馬,處江原、鶴鳴山一帶駐紮,若想在成都彙集,待軍報傳去,至少也需要兩日的時間。”

劉榮沉思道:“此番劉循同往,雖說屯兵葭萌,但戰場瞬息萬變,若是能得知從旁協助,幫助甚大。季安與之關係不錯,可先通通氣。此季安即能率兵出征,自然要想辦法擴大戰果!”

劉釜看了旁邊的族兄劉杉一眼,有些憂心道:“我正有此意,此事便由衫兄來安排,就放在明日一早。公子劉循想要北上,從廣都調兵也需要兩日。

這兩日間,除了面見劉循,還當去景氏走一趟,另有便是再去拜訪一下子喬,畢竟子喬之兄,現在就是廣漢太守。”

說道完,劉釜又苦笑了一下:“不瞞幾位兄長,我總感覺白水關戰事不會簡單,說不定張魯已經找到了剋制的辦法。

怕就怕,大家過於輕視了!那將是益州的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