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祀(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看皇后伏壽由床榻之下,拿來了白娟,另有藏匿的半塊墨臺。
漢天子劉協,此時也將桌案上的水杯之物收取,夫妻二人合作起來,很快就收拾完畢。
伏壽藉著拿起水壺,於墨臺上慢慢碾著,柔聲道:“陛下,此時自去歲便已開始了計劃,甚至靈壽等人為曹賊處死,事當可成,否則,那麼多人,都白死了!”
劉協早已鋪開了第一塊白娟,但見上面有一印章,正是天子璽。而今天子璽被曹操保管,也不知劉協從何弄得的。
聽聞伏壽之言,劉協目中含淚,雙手緊緊攢著白娟,白天沒有出聲。
過了半會,方沉聲道:“靈壽等人,不負朕,朕又何以辜負他們!
只是,曹操自有警覺,今次雖計劃周密,但難保中間不會出岔子。
當日在靈壽以死幫助下,朕方拿的兩個有天子璽的白娟,斷不能全部送出!
且益州牧劉璋雖說主動聯絡於朕,但朕不能完全信之!”
伏皇后眉頭微皺:“那陛下的意思是……”
劉協起身,來回踱步道:“朕必須留下一個,以防萬一!若是劉璋事不可成,那來日,朕將再秘密下詔,以使天下有識之士,盡誅曹賊!”
伏皇后嘆了口氣:“奸賊當道,陛下真是受苦了!但願明日,事可成罷!”
劉協轉身,拉住伏皇后的手:“唉,都怪朕無用,讓皇后你跟著朕受苦了。”
很快,夫妻倆又重新落座。天子劉協則是執筆,奮筆疾書起來。
但望去劉協那略顯倉促的字跡,無不是對曹操之行的控訴。
一夜無話。
執行數百年的大漢帝國,在朝陽初升之時,又開始了新的一天。
漢之太廟,更如同是大漢帝國的一個符號,那裡供奉著大漢一代又一代的皇帝,更是見證了大漢的強盛衰弱。
其之位置,便處於洛河之畔。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漢書·霍光傳》有言:“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
而於宗廟制度中含有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來區分親疏貴賤。
漢光武帝劉秀,中興大漢,即有了“同堂異室”之制。
而於劉秀之後,京師洛陽,便出現了以祭祀西漢五帝的“高廟”,以及用來祭祀光武帝的“世祖廟”。
百年傳承,而至當下,不少帝廟多有毀壞,經過近一年時間的修復調整,漢天子劉協今次祭祀的,乃是四近帝廟。
裡面供奉的乃是安、順、桓、靈,四位君主。
凡宗廟之祭,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故而,當劉釜與族叔劉曦等地抵達祭祀之所,於禮官的引導下,往內而去時,率先看到的,便是純毛色的祭牛,為人牽拉著,往內而去。
抵達大殿之外,無數劉氏子弟,濟濟一堂。
族叔劉曦這一年半載,常於洛陽走動,結識了不少劉氏親族人,遂拉著劉釜,還有其子、比劉釜年長的劉孟來回傳送,好生相認了一番。
放眼望去,即便是長沙定王劉發這一系,來往參與宗廟祭祀者,也有百人之多,這還是太常極力控制人數的結果。
天子雖未至,但身處這等嚴肅之所,大家還是極力的把聲音放低。
劉釜的目光四處掃射,讓之疑惑的是,劉備卻沒在!
按照劉備昨日往太常的模樣,今日不應該不出現!
難道說,中途有人阻止了劉備前來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