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釜回趟驛舍,也只是重新換套衣服,便準備赴宴。
回到驛舍時,才發現益州官吏多有外出,或赴宴,或進行其他活動。他與劉琦之約,倒不算個什麼。
劉琦當下已經成家,暫住在襄陽城北的一處大院內,時常居於此。
待見面後,經過其人解釋,劉釜才明白,原本今日之宴,荊州牧二子也要參加的,卻因事未能來。
見劉琦旁側幾人,聞此事時,表情略有變化,劉釜心裡明白,內中怕是另有隱情,甚至和自己有關。
不過,此事他並不在意,暫時他與劉琮也不需有什麼交往。反倒是劉表長子劉琦,其人寬厚,待他的態度也不錯,或可結交一二。
這場小宴,本就是用來聯絡感情的私宴,遂,二人於學識間的討論,多過對時政的議論。
就是這麼小半日的相處,讓劉琦對劉釜的感覺再有變化。
宴後,望著劉釜騎馬離開的身影,劉琦相身邊的相陪者道:“劉季安此人,若是不入仕,安心學術,那將來也是一個名揚天下的大人物。據聞之,曾隨任安等一眾蜀地名儒求學,果然智慧超群!
若非當日宴上見面,吾還真要錯過這麼一個妙人了!”
劉釜不曉得劉琦對他的評價會這麼高。
當從劉琦處回來時,於驛舍恰收到了族兄劉炤的來信。
信中,劉炤表示,他已於宛縣,等之大駕光臨!
這當然是揶揄的說法,實際上,由字裡行間,劉釜也能看出族兄對他們這次相逢的期待。
一別近三年,昔日的劉家少年們,都有了各自的事業,也為著內心共同的目標不斷奮鬥者。
而劉炤為之打探的另一個訊息,卻是讓劉釜欣喜。
“阿弟,汝讓吾注意可有來南陽的諸葛氏人前來避難,為兄這兩日透過市井的朋友,終於是打探到了。
不僅打探到了諸葛氏的訊息,還打探了汝想知道的諸葛亮的訊息。”
諸葛亮!
諸葛孔明!
這就能見上了嗎?
劉釜的心情不言而喻,他於驛舍住處,來回踱步,然後嘿嘿一笑道:“千萬不要讓我像劉備一樣,三顧茅廬!”
後一日內,幾乎沒什麼事,且這幾日間,各在襄陽見友或是辦事的益州官吏,也是各自返回,準備第二日的啟程。
啟程這日,襄陽的天空,一片晴朗。
車馬備好,由百餘名荊州兵在前開路,益州官吏的車馬在中間,再往後,又是數百名裝備整齊的荊州兵。
為了將益州官吏安全送出荊州,防止上一次的悲劇重演,劉表自是親自任命了將領,並讓沿途的荊州駐軍,多注意此間行人。
劉釜召集來的百餘名遊俠兒,自不會被重視,這群烏合之眾,被丟在了最後面。
劉釜原本也是處於護送的中央的,但其最終向陳延等人說明後,沒注意別人的眼光,選擇和遊俠兒在一起。
此後過境南陽,往宛縣的兩日間,劉釜和那百名遊俠兒也是聊熟了。
突發奇想下,甚至於行進和休息間,可以訓練起行進佇列。
劉釜的箇中訓練方式,和安夷夷軍的訓練方式相同,比如前後隊,乃至於箇中的姿勢站立,再有運用看過的兵書,加以兵陣訓練,卻也弄得有模有樣。
看得無論是荊州兵,還是同行的益州官吏或侍從,皆頻頻側目。
而於遊俠兒內部,確有不同的反響。
眾人的訓練,超乎尋常的認真,甚至做起事來,比不遠處的荊州兵還要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