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晚輩(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表當然不是一個簡單人物,其之能力野心,益州劉璋尚不及之一半。
當年,能用僅僅一年的時間,完成荊州牧的職責,肅清江表,擁兵十萬,這可不僅僅是運氣,留下了“單騎造州”的美話。
於朝野內外,威望和魅力,便是劉表此番能成事的重要武器。
可別小看了這些東西,東漢末年的群雄中,有人想要這些東西,還沒有。
只是旁人,尤其敵對方對之的評價有些貶低,於是,便被人放大了。
賈詡言之:“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甚至曹魏陣營中的老大,老曹也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果真如此“無能”乎?
這很容易誤導人,也是劉釜不認可的地方。
至於劉表的野心在哪裡?
便是安寧荊州,力爭天下。
劉表很清楚,荊州是自己的基本盤,在所做之事,超出能力範圍時,將荊州維護好,便成了他的第一要務。
其人內心自也有三興漢室的想法!
否則,也不會在兩年,讓手下重臣聯絡甘寧等,使之犯上作亂,意圖謀取益州,進而把荊州與西南練成一片,謀漢中,取江表。
於《後漢書》中,有記載:“是時,荊州牧劉表不供職貢,多行僭偽,遂乃郊祀天地,擬斥乘輿,詔書班下其事。”
《三國志》中,再添筆墨:“黃巾起,嵩避難南方,劉表逼以為別駕,轉從事中郎。表郊祀天地,嵩正諫不從,漸見違忤。奉使到許,事在前注。”
可見,劉表早就不甘心做一個荊州牧。
只是時勢造英雄,因過分依賴本地豪族等因果,劉表最終還是敗給了這個時代,為別人做了嫁衣。
從野心這一點上看,劉表和劉釜是同一類人。他們同為漢室宗親,力圖匡扶漢室……
劉釜比劉表最大的優勢,便是年紀。
劉表都快六旬了,而劉釜才二十。
但劉表展露的很多方面,卻是劉釜可以學習的。
比如處事待人,還有那馭下之能。
宴廳之內,劉表不拘小節,從上首開始,便端著酒杯,向益州官吏和荊州官吏,頻頻舉杯就飲。
旁邊跟著一個青年,一個文士。那青年,和劉表長得非常相似,大概是劉表長子劉琦,至於文士,劉釜沒有頭緒,或是蔡瑁、張允之輩。
似乎是注意到了劉釜的目光,當到劉釜面前時,聽那旁邊侍者介紹,劉表竟稍有停頓。
“足下便是蜀人劉季安,吾有耳聞也!果然是少有的少年才俊!吾荊州同齡間,有幾人能相比?”
劉釜早已起身,他發現劉表的實際身高比他稍高一點,已然超過八尺。
其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就像一名長者。
看著劉表的笑容,他整個人不覺間,竟變得心境平和。
劉釜一禮,深吸一口氣,平定心中情緒,目光炯炯的看著劉表,回道:“能得使君相贊,乃釜之榮幸。
而對使君,釜少時便聽父曰,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