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紛紛見禮,院舍的焦點人物也瞬間變成了兩個。

一個是本地主人,益州牧之子劉循,另一個自是名揚蜀地的劉釜。

方才出言的文士,目光掃向了劉釜和劉杉兩兄弟,則是在心底冷哼一聲,並下意識的拉開了距離。

這莫名其妙的敵意,在入內院時,亦被劉釜察覺,待和劉循稍落兩步後,他遂向族兄劉杉問道:“族兄,此人是誰?怎感覺對我等頗不待見?”

劉杉順著劉釜的目光看去,嘴角帶著笑意,壓低生聲音道:“此人名叫蔡集,原本依靠龐羲,在龐羲為劉使君派往前線,和漢中張魯對峙後,此人於蜀郡便又轉投循公子。

只是此人乃是蜀外來人,於蜀郡無根基財力不說,連帶著自身才能也是一般,只會說一些乾巴巴的奉承話,循公子自是不喜歡此人!”

劉杉話語一頓,見前面的劉循沒有往後看來,又道:“不瞞阿釜,此人當年還為龐羲舉薦過安夷令,最後此中職位,為阿釜所獲,其心中恐一直積攢著怨氣。

而之對吾,自相識一來,即不對付。

不過此人不足為慮,阿釜也不用太多注意!”

劉釜點點頭,心道原來是個懷才不遇的小人物,如此張狂的性格,屬實難成大事,也就失去了繼續探尋的想法。

宴席開始,劉釜劉杉兩兄弟,為劉循一左一右的拉著坐在兩邊,好不羨慕旁人。

宴席之中,除了蔡集那張依舊臭烘烘的臉外,餘者都帶著笑意,相談甚歡。

劉釜也無架子,言有妙語,凡有示好舉杯敬酒者,他也來者不拒,讓眾人對之更為高看。

宴中,劉循今日似乎特別高興,藉著酒勁,望向劉杉道:“子辰,吾昨日已向蜀郡林太守提議,舉薦汝所言的常堅為別部司馬,可領一軍,林太守已然允諾!只待之到達蜀郡即可上任!”

劉杉在這個時候說出,旁人的有些疑惑,這常堅是誰?

唯有劉釜心中一喜,他自來往成都,於路上時,便和劉杉去信,盼之能接著人脈,給姊婿常堅尋個軍職。

前兩日從常氏回來,也恰是他讓阿姊還有一眾外甥,同他一道給姊婿邀之來成都之日,族兄當日來見時,專門透露,其已和劉循說道,劉循正在著手處理。

沒想到才沒兩日,就確定下來。

而於此時趁興道出,多半是看在了劉杉方才送的琉璃份上,當然,也不乏向他展示的意思。

劉杉默不作聲的看了眼劉釜,起身致謝道:“此事有勞循公子了!”

劉循大手一會,專門看向劉釜,豪爽的笑道:“二君能與吾劉循為友,且來參加酒宴,就是看得起吾劉循。包括季安,以後若有所需幫助,儘可直言!”

劉釜回道:“循公子豪爽,釜再敬循公子一杯!”

宴席上,再次觥籌交錯。

當酒宴快要結束時,互聽有一個聲音從院外傳來。

“兄長今日之宴,沒邀小弟,小弟不請自來,兄長不會怪罪吧?”

在劉循府上下人匆忙通傳而來的腳步中,一行四人從外院直接創來。

劉循看了眼來者,向下人揮了揮手,示意之下去,然後眯著眼看向來者,道:“阿緯,汝不是受父命,去往廣漢了嗎?是何時回來的,為兄怎麼不知道?”

劉釜正看著面前一個儒雅的青年,已然猜到對方可能是誰時,族兄劉杉輕輕在之耳邊說了聲“劉使君二子劉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