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劉協對未來感到迷茫時,相隔千里之外的袁紹軍內,謀士沮授為袁紹提出了建議。

當於天子安危之際,迎之以歸鄴城。

可惜郭圖反對,袁紹也不想這麼做,此事終未成型。

初冬時節,方為天子拜為兗州牧的曹操,得聞天子之境況,有心迎劉協回洛陽,奈何手頭戰事不斷。

歲春時,與呂布等交戰。

歲秋日,則兵圍雍丘。

到了冬時,戰事向曹操有利的方面不斷轉變。

直到十二月初,雍丘之兵大敗,張超死,張邈亦於途中為亂軍所殺。歷時一年多的兗州之亂終於結束了。

這一次,曹操把目光則放在了豫州,也望向了劉協……

冬十二月,安夷縣難得的迎來了寧靜時刻。

藉著安夷的政令紅利,來安夷生活的夷人或是流民,在天氣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影響下,日趨減少。

到了十二月中,幾乎是數日才能見到十來個。

於此,按照安夷的戶籍統計,安夷縣人口終於是突破了七萬大關。所謂的十萬人,看起來遙遙無期。

同樣地,這也是安夷當前條件下,所能容納的極限。

再多,大家都要吃土了。

但縣寺上下,無人感到傷感。

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有這麼多人來投,已經超越了所有人的期望值了。

至於安夷何時會有十萬之眾,便交給時間來決定。

從居民構成看,讓人震驚的是,南中走出的夷人和從包括蜀內蜀外前來定居的漢人,兩者的人數七三開。

常人只看到流浪蜀地,或是從蜀外來此的漢民挺多的。待看到資料才知曉,走出深山的夷人更多!

安夷,安夷。

真正的實現了安寧南中夷人之用,至少數百上千個山寨,願意從南中各處山林走出,接受官府的管制。

促成此事主要的因素,除了劉釜令人宣傳,以及前期的一些夷族的示範作用外,最大的因素,還是來源於南中大族對小型山寨居眾的壓迫。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如易居此地的賨民般,很多部族便選擇投靠了官寺。

不論人口來源和構成,單從人口資料上,安夷隱約排在了南中縣郡人口的前列,尤其戶數就有三萬戶。

但縣寺上下皆是知曉,其他縣地戶籍所登記的只是顯戶,還有無數依附於各縣地大族的隱戶,皆未被登記。

人數的劇增,讓安夷的行政區域不由得變大。

安夷四鄉,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安夷十鄉。

新增的六處縣地,多處於異羅湖和安夷縣城,東西幾處。各以山道相連,中心便是安夷縣城。

作為本地主吏,在十鄉的行政區域確定後,劉釜便實施“鄉卒”法。

除過每鄉地,每年會按照人口比例,抽取一定的人數入伍夷軍,輪換訓練外。

各鄉地必須建立好自己的鄉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