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釜的眼睛,也在這瞬間亮了起來。

鄭度聽了他的話語,沒有生氣,反而出謀劃策,這是不是證明鄭度願意輔佐他了?

“還請君陌教我!”

劉釜站在船頭,向鄭度深深一禮。

鄭度摸著下巴的鬍子,沉默了一會,然後抬頭看向劉釜,道:“季安既有心傾聽,那便聽吾在這船上說道一會如何?”

劉釜面露喜色,他知道這是鄭度於他最為肯定的答覆。現當下,他手下領兵有高沛、王朝馬虎,處理政事有文童左棟,而今又有鄭度的正式加入,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劉釜一禮請道:“君陌且入座,我二人且細細相談!”

……

本打算於中午抵達異羅湖的中央之島,可因劉釜讓之聽在湖間,與鄭度相商要事,直到日落才登島。

此島乃是夷軍軍營的駐紮之所,上有千人駐守。

劉釜和鄭度先是在營帳外吃過大鍋飯,又同駐守的將領如馬虎等人見了面,而後見天色不早,方回到安排好的個人營帳之內。

他圍著油燈來回踱步,腦中過濾著鄭度白日在船上所言之計策。

“君陌言之益州可為守地,但絕非爭取天下的寶地,尤其漢中之所,如今張魯同劉璋徹底破裂,算是徹底隔絕了益州軍向關中進發的步伐。

但我暫卻未告訴他,我已和張魯取得了聯絡,至於這步棋該怎麼用,卻是後面的打算了。”

“而今之路,想辦法走出蜀地,於外擴建地盤是個很好的想法。但去哪兒是個問題?

而君陌言之交州,和我想法不謀而合。如今交州僅被當地幾個大族佔據,朝廷對之幾乎無多幹涉。

只要想辦法贏得交州的歸屬,那該地便可成為大軍後方的糧倉。”

劉釜將之白日與鄭度的話語捋了捋,心下有了章程,連夜間的睡眠也安穩不少。

翌日天明。

島上的夷軍全都集合起來,劉釜站在高臺之上,親眼看著他們演練一遍軍體拳,又以草人為目標,另有擊殺之法後,方將島上的行程告一段落。

下一地,便是安夷縣下的另三鄉。

劉釜來此的主要目的,便是視察農間作物的生產情況,以及蠶桑之事。

自年初的時候,劉釜便叫來縣鄉各吏,召開了安夷縣本年度的經濟農業發展計劃。

農業的實驗性種植,蜀繡的開發,便是安夷全年的兩個工作重點。

安夷縣想發展好,就必須把普通民眾給帶動起來。

所產生的經濟物質,如蜀繡之物,可由官寺按照本地市價收購,而後拿到北方換取馬匹。

有了上半年的吏考罷免之事,安夷上下的官吏,到沒有誰敢弄虛作假,一切都井井有條的發展著。看著治下走上正軌,劉釜也是鬆了一口氣。

返回縣寺,他便叫來幾個親信,如王朝,及投奔而來的高沛,以及文童等人,還自也少不了鄭度,開始研究起,由安夷向交州發展的計劃。

“安夷土地新晉開墾,幾多貧瘠。而我安夷百姓日漸增多,糧價日漸增長。我的想法是,我縣寺可組織一批人手,往交州去,看能否開闢一條商道。

後,可再交州租買些糧田,以供安夷糧草之需。

只是不曉,諸君幾位,誰願意前往之?”

劉釜雖是問詢,目光卻緊盯在左棟的臉上。

左棟擅長察言觀色,見劉釜看來,他心裡咯噔一下,最終還是硬著頭皮,正色道:“若縣君不嫌棄,左棟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