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市井(第2/2頁)
章節報錯
何況,劉君為母結廬守孝三年,孝名遠播。
月前,小老兒回滇池,於途中還聽說劉君費資,為鄉鄰修建二尺渠,惠及鄉鄰,何人不稱讚!
如今,廣漢郡,巴郡等大半個蜀地,誰人不知劉君?
就在前日,小老兒尚教導家中幼子,當多學學劉君!”
從前到後,這商賈的聲音越來越大,說出劉釜的事蹟於滇池鄉鄰而聽,感覺有些榮辱與共之感。
後側虎頭得聞自己也為人所識,那是打心裡歡喜,有意把家中主人的名氣揚出去,便仰著頭道:“原來老丈識得我家主人,或曾不知,益州郡太守便是聞得我家主人名聲,故而舉薦之於郡府為吏,這才有機會讓吾等相遇!”
不看其他吃瓜群眾,單說許汲,早就被這突兀發生的一切給震驚到了。
手裡的胡桃早就掉了,懷裡的小女摸了摸他的臉放反應過來,然後下意識的退了一步,和劉釜隔開了一段距離。
他早前還以為劉釜主記張松帶來的,沒想到最後卻是德高望重的太守景毅。
許汲心裡喃喃道:“劉君藏得可深啊!只是如此名氣,還到我記室,願做一小吏。看來劉君乃真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當好生學習。”
市井這發生的一幕,劉釜除了剛開始有些意外後,但很快鎮定了下來。
沒想到在滇池市井走了半圈,就知道自己事蹟的人。
事先宣告,這還真不是託!
不過,經過在市井發生的一切,劉釜相信,用不了多久,他這些年的名聲就會在整個益州郡傳頌開來。
“如此也好,亦方便在益州郡的行事了!”
從南中本地的山林夷人問題入手,劉釜這些天閱讀郡中公文,已有了更具體的目標,只等待著郡府的下一步動作。
而欲行此事,因之年齡的缺陷,最需要的是名氣來彌補。
能預見的是,用不了多久,他現在在南中的名聲,也開始由滇池往外擴散了。
對他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自不需要進行另外的“人工降雨”。
等劉釜左右尋找許汲時,卻發現這位同僚早就退到後面去了。
而胡桃攤販處,聚起了越來越多的人。
糾紛不翼而飛,相反,越賣越紅火。
劉釜趕著去酒肆,向商賈告別後,找上了許汲,說明了事項,並邀請至同往。
這位同僚哪還有近幾日的忠厚模樣,懷裡抱著小女,語氣都有些結巴道:“哎呀呀,可惜今日陪著小女來市井玩耍,不能隨劉君去宴,屬實懊悔。但請過上幾日,我請劉君一同飲酒如何?”
劉釜笑道:“到時候可要許君破費了!”
發覺劉釜並無半點架子,還是同幾日間一樣寬厚,許汲心中安慰,道:“不破費不破費!吾便不打擾劉君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