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郡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釜從景毅的宅院離開後,景然匆匆回了書齋。
書齋內,益州郡太守景毅正愛不釋手的仔細翻看著劉釜贈予的書冊。
臉上無了平日的嚴肅,卻多了幾分頑童般的快活,見景然走進,便指著書冊,笑道:“劉季安有心了,其所贈之幾冊,也正是吾所稀缺的。
文茵,汝是不知道,吾上次見了任定祖,還於我炫耀其之弟子,有多麼的學識豐富,多麼的出彩。
這不,其之弟子,還不是被吾召來為吏了。
可惜汝父不在滇池,否則也順道能見見劉季安!”
定祖,正是蜀地大儒任安的表字。
同樣作為蜀地名士,景毅和任安不僅相熟,少年時,還曾一同往新都學者楊厚學習。後,又一同入得太學,與五經博士學習儒家經典。
憑著才氣,任安於太學時,一直穩壓景毅一頭。
景毅雖大度寬和,但無奈任安有個壞脾氣,那就是經常喜歡在這位好友知己面前進行吹噓,偏愛看景毅受氣的模樣。
近些年來,任安安心教育蜀地人才後,每逢見到景毅,不再說自己這段時間讀了多少書,改為誇讚自家弟子中,有幾個出眾者。
無奈景毅入仕蜀地,把精力放在政事上,左右沒有幾個弟子,果斷的被老友任安給比了下去。
陰差陽錯下,從任安的口中得知劉釜的才名,後又知曉劉釜的身世後,懷揣著對那位故友的敬佩,外有對方是老友的弟子,景毅便想著把劉釜叫到身邊,好生培養下。
當然,自德陽初次相見,外有隨後傳來的劉釜事蹟,讓景毅還產生了其他的想法……
比如將面前,這位小名“文茵”,大名景苒(後將統稱景苒)的孫女嫁於劉釜。
而此番得知被他稱讚的德陽賢才劉釜將至,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才華不淺的孫女心有傲氣,便想見見。
景毅雖知如此會有失禮,但最寵愛的孫女有了如此要求,外有他懷著其他的心思,便點頭同意了下來。
聽得祖父對劉釜的誇讚,女扮男裝的景文茵再一想到劉釜那故作深沉的模樣,心裡好想堵著一口氣,嘀咕道:“看起來比我年歲大不了幾歲,竟裝的那般成熟,還故意以語句搪塞我,著實可惡!
祖父,汝可是看錯人了!那便是個老奸巨猾的小滑頭!”
景毅搖頭失笑道:“汝以為汝祖父吾,是個睜眼瞎?分明是汝才華不如,怎麼現在還在抱怨。文茵啊,也幸虧汝生的是女兒身,若是男兒身,只怕對於不服者,會拿著刀劍上前理論。
咳咳,待過上一年,汝便是十六了,也該考慮嫁娶之事,切勿再像在家中般,使小性子了!”
聽聞嫁娶,景文茵不由自主的浮現處劉釜的面孔,她心中“呸呸”兩聲,走至榻邊,摟著祖父景毅的手臂,道:“孫女今歲才十四,過上一年,才是十五,要多在家中陪著祖父,才不願嫁於別人。”
偷偷瞄了下祖父的臉龐,發現自己百試不爽的這招不管用,急忙淚汪汪道:“還是說,祖父嫌棄孫女了,好把孫女早些趕出家門。”
景毅見孫女這表情,無奈的嘆了口氣:“老了老了,祖父連汝都說不動了,罷了,汝想多待幾年,那便多待著吧!”
景文茵甜甜一笑,露出兩個好看的小酒窩:“孫女謝過祖父,孫女這便去把郡府今日給祖父送來的文書,挑選一下,好叫祖父批閱!”
平日休沐日裡,郡府的緊急文書,多會送到景毅府邸。
有時候來的太多,景文茵邊幫之處理,日積月累下,景文茵於一些事務的建議,竟堪比在郡府任職多年的老吏。
一如景毅說道的那般,可惜自家這位孫女,生的是女兒身。進而,憑空埋沒了一身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