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義舉(第2/2頁)
章節報錯
良好的親族鄰里關係,是非常有必要一直保持的。
老鄭應下,出去找牛車了。
劉釜便坐於書桌之畔,讓虎頭來幫之研磨,其一人執筆,下鋪空白的竹簡,構思起書信。
這些書信是寫給蜀地的一些同窗和師長。
在家中結廬守墓的這些年,劉釜每隔三兩月,也會向之寫信,多是交流一些學習問題,但卻少了些人情味。
劉釜現在的目的,便是將以前稀缺的人情味補上,並將蜀地的師友關係鞏固起來。
親族,同窗,師長,在劉釜看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斷不可廢棄。
及至午後,養好精神,劉釜執筆打算給太守景毅寫一封信,也算是為年後去其地謀事,提前通通氣。
“釜伏地請,景公足下,善毋恙,久不相見……”
第二日早晨,吃過飯食,劉釜讓老鄭父子將草鞋錢幣,盡數搬到了牛車上,揚鞭往集市去。
五陽集市,處於廣漢郡、犍為郡、廣漢郡,此三郡交界之地,每日往來趕集著眾多,成為德陽之地,最為重要的市井交易之所。
行至五陽的土城之外,劉釜下了馬車,這是他親身第一次來到市井之內,忙碌的漢人小吏,奔波趕著牛車的其他黔首,另有騎著駿馬的軍士。
每個入城者,依貨物數量都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但看劉釜來了,那於城門口的小吏顯然認得,當即恭敬起來,道:“劉家小郎君好久不見,今又來賣草鞋了!”
劉釜點了點頭,按照規矩向簍子裡放了錢幣,面向漢吏笑了笑:“勞煩問足下,我怎見五陽今日往來之人,要比往日多一些。”
漢吏嘆氣道:“小郎君恐不知曉,自前日始,便有入蜀之行商,言之兗州牧曹操,攻取彭城,凡士族男女皆屠之,共有上萬,或是數萬不等,泗水為之不流。
內中或有誇大,但往來之過客,無不驚恐,連帶著我們蜀地也人心惶惶,流言四起,竟於近兩日,紛紛變賣貨物,恐禍事降臨!亦有不少流民湧入我蜀地!”
原來歷史爭議頗大的徐州之戰,已經發生了!
自己到底是勢單力薄,面對歷史上正在發生,亦或即將發生的事,仍無力干涉,還是要快快成長起來才是!
劉釜亦是長嘆一口氣,他沒有多說什麼,往城內去。
五陽城內的佈置,顯得甚有條理,酒肆,邸舍,書肆,勾欄,錯落有致。
劉釜讓鄭家爺倆在後趕車,自己尋著熟悉的路線,打算先把草鞋給處理掉,然後將昨日書寫的書信找人寄出去,再去書肆轉轉,而後買些禮物回家。
城內買賣的攤位多有人佔領,劉釜所尋之地,則是在邊緣之所,此地多為貧苦人的聚集之所,中還要路過一條臭水溝。
劉釜掩著口鼻,往前而去,剛到一處嘈雜的空曠之地不久,便聽得聲聲痛哭於前方響起。
“求求路過的諸位,施捨些錢財,好讓吾救下吾母吾父,此中大恩,吾願為之做牛做馬,剩餘之恩,下輩子來報!”
虎頭眼尖,指著那跪在地上的人道:“那不是被小郎君逐出的阿呆一家人嗎?怎會到了此地!誒,阿呆之父母,曾撮合阿呆行騙之舉,竟不想得有今日!還真是罪有應得!”
見旁邊已有不少人被虎頭的話語吸引,劉釜步伐一頓,看向前方跪著的人影,還有草蓆上奄奄一息的二人,道:“此人為父母所累,未能明辨是非,但之孝心可嘉,虎頭,汝送些錢財予之。且告之,我前所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此生勿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