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停電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伍漢康對江岸說:“咱們這樣乾等著可不行!這一晃又浪費了10分鐘。而且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弄好。趕緊安排人工分揀吧。”
江岸點點頭,向分揀中心跑去。他要把所有的人員從分揀線上撤下來,進行人工分揀。
其實用傳送帶分揀也叫人工分揀,但畢竟還是藉助了一些裝置。
而完全的人工分揀不僅是對分揀技能的考驗,也是對體力的考驗。
因為用傳送帶分揀快遞的話,快遞包裹會沿著傳送帶自動往前走。包裹走到了分揀格口之後,分揀員只需要把包裹用手推到對應的格口裡面去,包裹就落到格口下面的口袋裡去了。非常省心省力。
但是完全人工分揀就意味著分揀員不僅要搬起快遞包裹,而且還要跑一段路,把這些包裹分別放到不同的分揀籠裡面去。搬起,跑動,放下,返回。如此反覆。
為了保證工作效率,分揀員通常會採用拋投的方式把快遞包裹拋到幾米之外的分揀籠裡。這樣可以節約往來跑動的時間。
但是採用這樣的方式是無法用優雅、文明這樣的詞彙來形容的。其結果就是被消費者認為是暴力分揀,從而引發媒體曝光和網友的關注。
當然,電商的商家和快遞公司為了保障快遞包裹被拋投後不受損,其實是在包裹中放了多層包裝材料用於避震的。但過度的包裝又常常會被消費者認為浪費資源、不注重環境保護,從而再次引發媒體曝光和網友的關注。
總之要保證時效就不得不簡單粗暴,要文明優雅就無法保證時效,快遞公司左右為難。
但這個問題並非沒有解決方案。傳送帶等裝置就是應對之策。一方面避免了暴力分揀的出現,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對一線員工的關愛。經濟條件更好的分揀中心、轉運中心會投資自動化分揀裝置,這樣就真的避免了人工分揀從而實現了分揀的自動化。
伍漢康的這個分揀中心用的就是傳送帶這樣的分揀裝置。現在因為停電導致所有的裝置不能使用,從而回歸到最原始的人工分揀方式。
由管理人員、客服人員、財務人員、人事行政人員組成的分揀團隊的主力隊員們,平時主要進行的都是腦力勞動。四體不勤的他們在分揀線上勞動一個小時後,許多人體力已經透支了。
現在還要讓這些精疲力盡的人們離開傳送帶去進行人工分揀,這就像軍隊的文職人員連槍支都不配備,塞把菜刀、棍棒就讓他們往戰場上衝一樣。
伍漢康觀察了下,分揀的人裡面除了幾個分揀員外,也就是幾個司機和保安的戰鬥力強一點兒。
伍漢康內心在煎熬。
“11點鐘之前務必完成分揀!”這是他半個小時前對所有員工下達的死命令。
現在離11點還有1個半小時。物資只分揀出了一小半。
時間如此緊迫,按當前的分揀速度1個半小時都懸得很,現在竟然還要用效率更低的人工分揀方式操作。其結果可想而知。
況且,即便是11點鐘把物資全部分揀好發車,都未必保險。
從海城開到江城,再送到市區的醫院,路上至少需要8個小時。路程中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狀況,所以至少要預留一個小時的時間。要明天早上8點送到的話,今天夜裡11點必須發車。
發車時間萬萬不可推遲。
又是通宵開車,天氣又不太好,這預留出來的一個小時是否充足?伍漢康和江岸心中著實沒有十足的把握。
而讓他們更沒有把握的是,11點之前能不能把這些物資分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