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拍攝,潼關就慢慢找到了當導演的感覺,至少不會呆呆的坐在監視器後面喊個開始,喊個停了。

有著影片輔助,潼關自然知道自己要拍什麼,不過劇本上反倒有些拖沓,潼關乾脆就刪減了一些劇本,直接開始跳著拍攝。

這樣一來自然打亂了拍攝計劃,這就需要潼關現場開始對劇組進行調整了,除了調整劇組還要調整演員的拍攝。

好在張松文這樣難得寶藏演員,進入節奏也很快,並沒有因為跳戲產生不適應。

一週的時間總算把室內的部分拍攝完成,接下來就要拍攝外景,所謂的外景其實就是廠區後面的空地和一片小樹林的幾個鏡頭。

這裡就不得不再提一句,袁老師威武,對於商代的美術設計可是很給力的,不管觀眾能不能看懂,至少在一些專業的人眼光中看,很多東西都是符合出土文獻的。

當然了,真正甲骨文上古文化那陣,根本沒有文獻可以考究,當然是臉上塗著迷彩,穿著獸皮拿著木棍之類的裝扮了。

服道化這邊,尤其是甲骨文方面,這次的李老師可是京城師大歷史系的教授,專門製作出來的一些甲骨文圖片,至於書畫方面,那就是袁老師親自出手了。

今天拍攝的就是商代時期的‘鬥’字場景,也正好對應第一天拍攝時候‘打架’的這個鏡頭。

潼關不能真的按照電影順序拍攝,這些回頭都是需要後期剪輯的,而且今天的鏡頭還需要拍攝兩遍。

第一遍是正常的爭鬥,第二遍就需要張松文對著鏡頭露出一個不符合時代的表情。

其實就是蒙太奇手法需要在後期轉換,畢竟這故事講得實際上是大學甲骨文老師,沒事會幻想,給自己女兒講故事的幻想鏡頭。

所以需要把鏡頭在切回到現代。

外景別看人多,但是反而相對簡單,至少比拍室內的文戲鏡頭要簡單的多。

拍電影嘛,潼關今天也過了吧演員的癮,權當致敬斯坦李老爺子了,穿上盔甲跟一群群演圍在那邊,一個遠景鏡頭定格時候保證他出現在鏡頭後面就行了。

體驗完自然就回歸本職工作了。

其實留記號這事自古以來反倒是畫畫的這幫人最愛把自己名字藏在畫裡面的,這也算最初的防偽標誌了。

‘鬥’字的場景畢竟是外景,拍攝了一上午才搞定,明明就幾個鏡頭,可是為了調配群演啊,走位啊,還有讓群演不要搶鏡之類的,折騰了一上午。

下午就拍攝同樣是戶外的鏡頭,這個就是原始人捕獵的鏡頭,張松文老哥需要重新換上獸皮,拿著木棍在樹林裡面飛奔。

什麼叫敬業,潼關意思就是跑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張松文卻要求真的按照野人的生活方式,非要赤腳拍攝,他喵的這把潼關給氣壞了。

拍戲不能太較真,這是野外,別說有玻璃瓶了,石子都能把腳底板劃破。再說了,你那白嫩嫩的腳能跟原始人那腳比嗎?

潼關和張松文講了半天,張松文才答應,不過到是整了一雙草鞋過來,如果這樣在不同意,他就要在和潼關好好講講什麼叫‘沉浸式表演’。

有時候演員敬業是好事,但這種較真,潼關只能吃啞巴虧,忍了!

張松文對這不廣告片也是越拍越來勁,每次拍完都會跑過來和潼關看一下剛剛的表演,然後倆人在商量半天,有時候是重拍,但大多時候潼關都能把他給說服了。

他喵的,你有影片原版嗎?我能不知道要拍什麼,你少嗶嗶!

華夏拍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劇組敬業了,加班?拍戲那有不加班的,從白天拍到晚上不是很正常嗎?

趁著黃昏,今天潼關決定吧黑夜加冕為‘君’的這個戲碼也給拍了。

正好群演也沒散,不然第二天又要等到黃昏才能拍戲,潼關確實跟王家未混了兩年,但王家未的臭毛病他可沒學。

其實外景的鏡頭都很簡單,這次比早上拍攝那個爭‘鬥’的場面要簡單,好歹那還算的上一場‘動作戲’,這會拍的就是大家排排站就可以了。

拍攝了三遍,潼關就喊過了,這一段並沒有太多的難度。

一天的拍攝結束,張松文照例和潼關一起看看今天拍攝的情況匯總一下,順便聊一下。

最近潼關已經把整部電影的情節都跟張松文講了,不再像以前只給個演員劇本給他。

潼關會告訴張松文,這樣拍是為什麼,後期成片的一些效果啊,另一方面,張松文到是對潼關也是傳授一些實際拍攝的經驗。

潼關是跟著王家未偷師兩年,但實際上並沒有操作過。

收拾好今天拍攝的素材後,收好記憶體卡這才結束了一天的拍攝。

又拍了三天,潼關差不多就把小時候的戲份拍完了,明天就是拍攝長大後的小女孩成為一名博物館講師的戲份了。

次日一早,潼關這次來的可是京城師大的展覽館,這裡真的有一些正兒八經商代和甲骨文的東西。

這也算是第一次的實景拍攝了,潼關看著甜甜一臉認真的聽著幾位學校老師的介紹,到是佩服,裝的還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