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

2026年七月。

“巨星的直徑約十億公里,是原先太陽直徑的700倍,地球直徑的近8萬倍……”

“我們將巨星表面粗略的劃分為360X360——129600個區域。”

“即便如此每個區域的面積依舊大到超乎想象,最小的也比的地球總面積要大得多,最大的區域至少是地球面積的數十萬倍。”

“目前我們暫定的降臨開發區域為10586號,因為時間緊迫,飛船發射時間定為八月3號。”

登星計劃首席專家教授汪宇明站在臺上給大家介紹道。

數月過去,登星隊十人早已滿員。

除了原先的王奔、李薇、謝瑾瑜、齊鳴、陳賀、高君六人,又加了楊曉晨、陸彬、寧文和韓子木四名戰士,民間和部隊3+7,這是很早就定好的基調。

其中楊曉晨以前是特種偵察兵,擅長定位、追蹤、電子資訊干擾、攻擊。

陸彬以前是空軍飛行員,有十年飛行戰鬥經驗,曾參加過宇航員選拔。

寧文之前是武警部隊狙擊手,王牌,百發百中,從未失過手。

韓子木是炸彈爆破專家,最擅長製作炸彈,各種都會,還會製作各種陷阱。

當然這四人皆已完成二階計劃,冷兵近戰能力亦是十分出類拔萃。

至於曹天佑、吳昊、張斌、李開山、劉奕、方信、薛明等只能等下次,或者下下次。

“10586號區域位於巨星赤道邊上,是巨星表面海拔最高的一片巨大高地,相當於我們地球的青藏高原,同時也是重力最低的一片區域,重力約為我們地球的9.83倍。”

“上面的新物質濃度相對稀薄,強大凶獸數量應該很少,是最合適我們地球人開發、生存的區域之一。”

“!!!”

王奔、李薇、陳賀、齊鳴、高君等聚精會神的聽著,不敢有絲毫分心。

這是百年大計,關乎著華夏十數億人的未來生存繁衍,更關乎自己等一行人的生死,所以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

“因為距離太遠,我們的望遠鏡觀測有限,所以能給出的都只是些模糊的圖樣參考資訊,具體還要你們登臨巨星表面才能清楚。”

“飛船進入巨星大氣層會有長達四個月降落時間,其中前兩個月處於極夜區域,後兩個月才極晝,在極晝這個兩個月你們可以對飛船的降落軌跡進行微調,最終選擇降在最適合我們地球人生存、開發的區域……”

“飛船距離地面百萬裡之遙,一點點微調都有可能導致最終誤差數千裡,所以……”

“記住我們的十大優先準則,這樣即便失去聯絡,後續登星隊也能找到。”

汪宇明在上面滔滔不絕,內容多而細緻,包括方方面面。

是背後至少數十個智囊團隊的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研究出的結果,至關重要。

“接下來我將進行最後的飛船艙內集訓,為期十天,十天之後你們回去與家人團聚告別……”

“飛船艙內集訓,要上宇宙飛船了?”

“宇航員,這一天終於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