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不是一支魏國騎兵呢?

當夜,大隊騎兵宿營。

李建和李牧坐在火堆旁邊,兩人的面前就是剛剛回來覆命的趙國使者。

魏無忌也坐在火堆旁邊,自從離開邯鄲之後,魏無忌就一直跟隨在李建身邊,無論大事小情,李建從來都不讓魏無忌迴避。

魏無忌心中很清楚,這是李建想要收服他的表現。

魏無忌不接受賭約,但卻不動聲色的接受了這個挑戰。

聽完使者的彙報,李建笑道:

“看來義渠勝的膽子還是比較小的,在我們沒有和秦國分出勝負之前,他應該不會公開叛秦。”

李牧冷笑一聲,道:

“義渠人不可能忘記和秦國之間的血海深仇,這一點我可以保證。”

李牧長時間駐守的五原郡和義渠人的國度之間就隔著一個黃河,說近不近,但也絕對不遠。

事實上,趙國威震天下的騎兵軍團之中,有一大半都是來自於林胡、樓煩、義渠乃至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

要不然,趙武靈王何必大費周章的搞什麼胡服騎射?

也正是因此,趙國和北方遊牧民族是一種亦敵亦友的奇特關係。

魏無忌突然插了一句嘴。

“所以你們早就和義渠人聯絡上了?”

李建和李牧對視一眼,笑了起來。

似乎並沒有回答,但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李建拉回話題。

“這一次,奉命前來抵擋我們的是秦國將軍尉繚。”

“此人也是一個兵法大家,不能小看他。”

尉繚,一個史書留名的名字。

《尉繚子》這部兵書,在華夏軍史上也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魏無忌饒有興致的問道:

“所以,定國君打算怎麼對付這個尉繚呢?”

李建笑著反問了一句:

“信陵君覺得本侯應該怎麼做?”

魏無忌非常誠懇的說道:

“既然貴國和義渠人有著默契,那定國君不妨在此地盤桓一段時間,牽制住這支秦國人的偏師,等待主戰場那邊傳來捷報便是。”

李建點了點頭,讚道:

“確實是一個非常中正平和的建議。若本侯猜想不錯的話,若是在此地盤桓的同時能抓住一些秦國人的破綻,信陵君一定建議本侯主動出擊,對麼?”

魏無忌同樣點頭道:

“但本侯認為,定國君是一定不會這麼做的。”

李建哈哈大笑了起來。

片刻後,李建的手指落在地圖上。

“尉繚應該會在這裡等我們,那我們就去這裡見他。”

“我們的補給有限,必須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