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道:

“若呂不韋真想要礙事,只要君上一句話,他必死無疑。”

毛遂說話時帶著濃濃的自信。

兩年前,毛遂還只不過是平原君府上一個普普通通的遊俠門客。

如今,毛遂已經是整個趙國情報組織的最高負責人。

權力總是能給人帶來自信,這一點在毛遂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周朝以右為尊,周天子大宴諸侯時,姬姓諸侯在右,異姓諸侯在左。

作為脫胎於姬姓晉國的國家,趙國理所當然也傳承了這一點。

藺相如當年被冊封為上卿,“位列廉頗之右”,把廉頗氣了個半死,這才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

李建作為趙國的右相國,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這並不代表著他會很忙碌。

恰好相反,如今的李建每天都準時下班,從來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加班。

對此,藺相如非常的不滿。

“你想累死老夫嗎?”

李建笑了起來:

“能者多勞嘛,再說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這麼見外呢?”

“對了,若是文信侯覺得事務實在過於繁忙,我推薦一個人,可以有效的分擔文信侯的負擔。”

藺相如狐疑的盯著李建,片刻之後才道:

“你想推薦誰來分老夫的權?”

權力是種奇怪的東西,經常有人說身上的權力太大責任太多導致很忙很累,但你要真讓他分一點出來給別人,他又不樂意了。

李建面不改色的說道:

“藺儀為人穩重,忠誠可靠,是幫助文信君分擔的最佳人選。”

藺相如楞了一下,忍不住道:

“那是老夫的兒子,你難道想讓別人覺得老夫任人唯親嗎?”

李建笑了起來:

“藺儀分擔的難道不是右相國內史官署的事務嗎?和左相國司寇官署有什麼關係?”

藺相如嘆了一口氣,道:

“那廉勝怎麼才撈了一個晉陽郡郡守呢?”

“那小子是老夫看著長大的,他不是治理地方的料。”

李建道:

“那他將來可以當一個兵部尚書,或者侍郎。”

藺相如瞪大了眼睛:

“兵部?尚書?侍郎?”

李建眉頭一揚,笑道:

“對了,我有一個改組官府的計劃,還請左相國參考一二,首先就是這個三省六部制……”

由於體制的原因,趙國官員制度大多傳承自周朝,整體來說還是比較粗糙的。

就連秦國如今的制度都遠勝趙國!

想要擊敗秦國,趙國需要全方面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