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士子怎能跟隨多名老師門下?”

又有人道:

“若是儒家的老師給法家士子上課,當真不會在課堂上打起來嗎?”

眾臣紛紛搖頭,臉上的表情都很統一。

都覺得李建這個建議,未免過於天真。

李建笑了笑,沒有開口說話。

在李建看來,開辦一個像稷下學宮一樣的地方,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稷下學宮的名氣是很大了,各種思想碰撞的也很激烈,對華夏的歷史確實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對稷下學宮的奉養者齊國來說,這個國家得到了什麼好處嗎?

除了一些虛名之外,實際上的好處並不多!

否則,當時和秦國並稱東西兩帝的齊國,又怎會衰落下去。

趙國的學宮,應該是能源源不斷的培養出大批官吏、將領,加入到趙國的政壇和軍隊之中。

有了這些人才,趙國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國力和軍隊的實力都邁上一個新臺階。

只可惜,至少現在,作為趙國內史的李建還無法推動如此巨大的教育制度變革。

想到這裡,李建在袖子之中的拳頭微微握緊。

權力。

還是權力。

歸根結底,李建還需要更大的權力!

想到這裡,李建抬頭,看了站在身前不遠處的趙王一眼。

李建眼中,光芒閃爍。

三世為人,前世為臣,早已證明——

求人,終究不如求己!

荀況來到了趙王的面前。

趙王笑呵呵的對荀況道:

“荀卿,將來你要好好的發展學宮,務必要讓所有的諸子百家都在學宮之中生根發芽。”

“要讓咱們這座天下學宮,全方位的勝過齊國那座稷下學宮!”

“若是在邀請名師時有什麼困難,你可以跟李卿、藺卿他們說一說。”

“實在不行,就當面告訴寡人!”

荀況連連點頭:

“請大王放心,老臣一定盡力為之。”八壹中文網

遲疑了片刻,荀況又開口道:

“不瞞大王,其實眼下邯鄲之中就有一名良師。”

“但老臣心中有些忐忑,不知大王是否同意此人加入學宮之中。”

趙王咦了一聲,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邯鄲之中的名師,為何之前你不邀請他加入呢?說來給寡人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