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摸了摸下巴上的鬍鬚,道:

“李建年紀輕輕,正好是血氣方剛的性格,你看他過往行事,什麼時候願意退讓過?”

“就連大王,有時候都不得不在李建的面前讓步。”

“但秦王就不一樣了,若是李建還在秦王面前玩這一套,秦王是真的會把他給殺掉的。”

平陽君道:

“李建若是死了, 那兄長豈不是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平原君搖了搖頭,道:

“本侯的年紀都能當他的父親了,他能對本侯產生什麼競爭?”

“若是他當真死了, 那大趙就損失了一個年輕的人才,多少有些可惜。”

平陽君沉吟半晌,道:

“那要不我們去勸勸大王,讓大王收回成命?”

平原君哈哈一笑,雙手一攤。

“事到如今,怎麼可能再勸說大王呢?只能希望李建好運了。”

李建的動身速度還是很快的,第二天早上,他所乘坐的馬車就在一隊趙國士兵的護衛下離開了邯鄲,朝著咸陽的方向而去。

從邯鄲到咸陽,有三條路線可以走,分別是走晉陽入秦國北地郡再到關中,走韓國上黨郡入秦國河東郡再到關中,以及走魏國、韓國再經崤函通道入關中。

李建選擇的是最後一條路。

對此,負責護衛的樂乘不免有些疑問。

“李卿,韓國如今可是戰區,我們一定要經過韓國嗎?太危險了。”

李建笑了笑,對樂乘道:

“俗話說得好,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如今我們還並未和秦國正式開戰,而且韓國也是我們的盟友。”

樂乘只能聽從李建的命令。

進入魏國境內之後,第一站就是鄴城。

鄴城是魏國境內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依仗於過去幾十年裡趙魏兩國的盟友關係,這座城池非常的繁華,一點都看不出邊境城市該有的那種戒備森嚴。

李建剛剛找了個地方休息,一封請帖就送了過來。

看著面前這封請帖上寫的名字,李建的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信陵君魏無忌?”

鄴城靠河,河面上有無數花船。

李建剛剛走下馬車,雙腳落在碼頭的地上,鼻間就傳來了一陣芳香。

樂乘站在李建的身後,忍不住發出了一句感慨。

“早聽說鄴城花船的大名,如今看來,確實值得一探啊。”

李建笑著打量著面前各式各樣的花船,不忘記調侃樂乘一句。

“要不到時候找個家給樂將軍寫本書,名字就叫做《樂將軍探花》?”

樂乘哈哈大笑,連道這個主意不錯。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走了過來,朝著李建行禮。

“見過李卿,請隨我這邊來。”

李建並沒有立刻挪動腳步,而是看著老者道:

“閣下似乎與我有一面之緣,敢問尊姓大名?

老者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