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鄲城之中逗留的使團並不只有秦國。

當趙太后去世的訊息傳來之後,每一個國家都派來了使團。

趙國已經是天下第二強國,趙王不需要再像當年他爺爺趙武靈王一般,在趙肅侯的葬禮上面對想要瓜分趙國的六國使者。

六國使者雖然居住在邯鄲城中,但接待都是由趙國外交官員們去負責,並沒有李建什麼事情。

人脈的作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作為這一次被趙王指名負責外交接待工作的趙國重臣,藺相如帶著李建很是跑了好幾趟, 讓李建認識了不少他國使者。

除去已經打過照面的秦國和齊國使者,還包括了楚國使者熊昂,燕國使者劇辛,韓國使者馮亭,魏國使者華陽君等。

從燕國使者的住處離開,藺相如對李建說道:

“感覺如何?”

李建聳了聳肩膀:

“談話的氛圍是很不錯的,這位劇卿也是個有趣的人, 就是能吃飽的話就更好了。”

眾所周知,正經的宴會永遠都是吃不飽的。

藺相如語重心長道:

“你得多結交一下其他國家的大臣, 將來你總會有出使他國的一天,這些人脈或許到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李建笑著問道:

“當年藺卿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的時候,有用過什麼人脈嗎?”

藺相如有些得意的抬起下巴:

“老夫當年只不過是一個下大夫,能認識什麼人脈了?就是帶著拼命的心思去的咸陽罷了。”

李建也笑道:

“難道我就不能拼命嗎?我感覺我比藺卿當年能拼多了。”

藺相如看了李建一眼,笑著搖頭:

“你這小子,心思玲瓏,若算計別人的話你是一等一的,拼命的話還是算了吧。”

聰明人都不喜歡拼命,因為他們更喜歡用腦子來解決敵人。

李建能理解藺相如當年為了富貴前途捨命一搏的想法,那時候面對著秦王的藺相如是真有同歸於盡的勇氣,但現在功成名就的藺相如顯然就會換一種更加溫和的方式。

人是會改變的。

李建道:

“所以年輕的時候總是要拼搏一下,不然老了之後哪裡還有什麼享受呢?”

藺相如讚許的點頭, 然後叮囑李建:

“像之前那種找死的行為,以後記得不要再做了。”

李建露齒一笑,陽光燦爛。

回到府邸之中, 李建走往書房的路上,遇到了一個不速之客。

“朱陽管事?”李建有些意外的笑道:“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邊啊。”

朱陽趕忙朝著李建行禮:“見過大夫。”

站在朱陽身邊的毛遂解釋道:

“大夫,朱陽說找臣有些急事,所以臣就把他領進來了,還請大夫見諒。”

李建不以為意的笑道:

“朋友之間相互來往很正常,無妨。對了,若是有什麼事情本大夫能幫上忙的話,也可以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