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父母總是喜歡習慣性的看低孩子的能力……

走進書房,李建看到了毛遂的身影。

毛遂道:“啟稟大夫,臣剛剛收到訊息,呂不韋已經平安抵達咸陽,不日便可遵照計劃開展行動了。”

李建點頭笑道:“那便再好不過。”

毛遂遲疑片刻,道:“臣聽說大夫被禁足了?”

李建道:“正是。毛管事有什麼好主意嗎?”

毛遂道:“以臣對大夫的瞭解來看,大夫這一次想必已經有了應對的手段。”

李建哦了一聲,笑道:“那你覺得我能贏嗎?”

毛遂秒答:“大夫自是必勝無疑。”

李建哈哈的笑了起來:“毛管事是第二個覺得我能贏的人。”

毛遂問道:“敢問大夫,第一個人是?”

李建道:“廉頗大將軍。”

毛遂露出笑容:“連大將軍都如是說,臣便當第一個恭喜大夫之人吧。”

看著一臉認真的毛遂,李建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那我便收下毛管事的這份恭喜了。”

時間一晃便是數日,此事漸漸不再有人討論。

李建雖是趙國政壇的新起之秀,但只不過是中大夫,還不到能讓人時時刻刻關注大事小情的地步。

這一日,趙國君臣間的又一次廷議舉行。

廉頗聲如洪鐘,開口道:“根據太后之前的旨意,老臣和屬下們商議之後做出了北征胡人的計劃。”

“簡而言之,因東胡比匈奴更強,所以大趙的選擇當是先破東胡再平匈奴。”

“且燕國和東胡之間有多年仇怨,這一次應該可以說服燕王幫助我們……”

廉頗將整個計劃陳述一番,也得到了其他趙國君臣的肯定。

畢竟是功勳卓著的趙國大將軍,在這方面的能力自是不容置疑。

整個計劃主次分明安排有序,一看就是很容易取勝的那種作戰計劃。

太后心情愉快,開口道:“那麼,誰來當這一次出征的主將呢?”

原本良好的討論氣氛戛然而止。

圍繞著誰掛帥的問題,廉頗和田單爆發了爭執。

作為趙國之中聲名最為顯赫的兩名領兵大將,兩人互不相讓,都想要掛帥出征。

一開始只不過是吵架,但到了後來,廉頗似乎是生氣了,對著田單怒斥了一句。

“田單,你不擇手段打壓李建,早就已經引起了邊塞大趙騎士們的憤怒。”

“若是這一次你去領兵,將士們必然對你不服。”

“沒有將士們的一致支援,你還如何能率領大趙騎士打贏這一仗?”

聽到這句話之後,太后心中一跳,忍不住開口。

“大將軍何出此言?李建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中大夫,他有什麼能力影響到大趙邊騎將士?”

田單呵呵冷笑,一臉的不信。

“太后還看不出來嗎?這廉頗只不過是信口胡說罷了。”

廉頗哈哈大笑。

“老夫在胡說?行,那老夫現在就讓你看看,邊境的將士們究竟是如何評價李建的。”

“也順便讓你知道,李建這位中大夫究竟為我們大趙邊防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