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令人意外的說情和太后的決斷(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王的突然打斷,讓太后極為不喜。
太后怒視趙王,道:“怎麼,大王也覺得老婦不適合作出這個決定了?”
看到太后憤怒表情,趙王心中頓感發虛,但他也並非一時衝動,遲疑片刻後還是咬牙堅持開口。
“母后,寡人只不過是覺得李建忠心耿耿,若是因為一門親事而受到過重的責罰,未免有些可惜。”
即便是這麼一段委婉的話,也讓太后的臉上露出一絲不敢置信的表情。
這還是趙王第一次當著其他人的面頂撞太后。
太后的注意力頓時轉到了趙王的身上,語氣繼續轉冷:“大王,你當真要為李建求情?”
趙王額頭已經沁出汗水,卻依然堅持開口:“李建理當責罰,但還請母后高抬貴手。”
太后眯起眼睛,雙目之中的寒芒越來越盛。
一個抗命不遵的臣子就已經讓她勃然大怒,再加上一個頂撞於她的親生兒子……
“很好,非常好。都是年輕人,翅膀都硬了,不需要老人在一旁指指點點了,是麼?”
趙王突然發現,他的開口勸阻似乎並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反而是負面的效果。
就在趙王急速的運轉著腦袋,想要做些什麼來彌補的時候,另外一個聲音響起了。
“太后,李建的親事歸根結底,也只不過是其個人的私事。若是因為私事而用國君之公權責罰於他,恐怕不妥。”
趙王露出吃驚的表情,看向了說這句話的人。
大殿之中還有其他兩個能說得上話的人。
無論怎麼想,趙王都覺得開口求情的應該是宦者令繆賢。
可偏偏說話之人卻是都平君田單。
太后又一次的驚訝了:“都平君,你……”
田單站了起來,正色道:“李建方才雖出言頂撞太后,實無臣子應有之禮,但有一句話臣卻是認同他的。”
太后道:“何話?”
田單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乃儒家之士,對此深以為然。”
“君者,統治臣子,管理國家也。父者,教導子女,訂立親事也。”
“若臣處理公事有虧,君者理當懲治。若子有成親之盼,父者理當操辦。”
“父不能替君懲治臣公事之虧,君亦不能替父辦成親之事。”
“李建執意不從太后之好意,確實是其不識抬舉。但若因此而以君主之名施以懲治,便是君代父職,頗為不當。”
田單如此這般娓娓道來,言談中有理有據,讓原本無從開口的趙王不由瞪大眼睛,心中讚歎不已。
原來還有這種角度?
原來儒家還有這般經典名言?
原來儒家之理論竟如此順耳!
太后深吸一口氣,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道:“連你也要反對老婦?你莫非忘了,這門親事是誰向老婦提出來的!”
田單坦然道:“此事確係老臣所提。但老臣當時所想,乃是為削減藺卿之臂助,以免他在政務中對老臣多番掣肘。”
“李大夫固執不願,乃其不知好歹,但臣若繼續勸說太后強行賜婚,便是仗勢欺人,未免師出無名。”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既不成,臣何必執迷不悟呢?”
太后哈哈一笑,不無嘲諷的說道:“按照你這番話,老婦反而是那名不正言不順之人。若當真治了李建的罪,便是無理暴行之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