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表情變幻,道:“那又和你所說的證據有什麼關係?”

李建忍不住笑了起來:“莫非趙兄是真的關心則亂了嗎?我且問你,在這場閼與之戰中,秦軍是從哪個地方出兵,又經過了什麼地方才能抵達閼與的?”

趙括看著地圖,下意識道:“秦軍自然是從秦國本土河內、河東兩郡出兵,然後經過韓國上黨郡才……”

趙括的話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死死的盯著上黨郡,良久都沒有任何挪動。

李建伸手,輕輕的在上黨郡虛畫了一個圈:“趙兄看出來了?四年前,秦王就已經認定上黨郡是進攻我們大趙的最佳路線,並付諸實踐,只不過他失敗了。”

趙括深吸一口氣,有些嘶啞的開口說道:“既然都失敗了,那秦王就不應該再重蹈覆轍。”

李建笑了起來:“秦王確實沒有重蹈覆轍。四年前,秦國選擇的是從韓國上黨郡借道,勞師遠征大趙。”

“而四年後的現在,秦王的選擇是先吞併上黨郡,然後從已經成為秦國本土的上黨郡進攻近在咫尺的大趙。”

“對了,這一次如果吞併了上黨郡,秦王也沒必要一定走閼與威逼邯鄲,他可以東出中山,北伐代郡乃至西征晉陽,選擇太多了。”

“他甚至不需要一口氣擊潰我們大趙,只需要上黨郡是秦國的,秦王完全可以鈍刀子割肉,一步步的奪取我們大趙的這些領土,讓我們大趙變得越來越弱小,最後再將大趙一舉擊潰!”

趙括已經完全說不出話了。

李建身體微微前傾,帶著笑意看向趙括:“現在,趙兄還覺得,秦王選擇進攻崇山峻嶺、易守難攻的上黨郡是一個愚蠢的選擇嗎?”

李建的話語之中帶著絲絲調侃,以及……對趙括的無聲嘲諷。

嬴稷,公認秦國國君之中僅次於秦始皇嬴政的明君,在位期間先後擊敗了楚、齊、趙三大霸主,奠定秦國一覽眾山小,統一華夏態勢的存在。

這樣的人所做出來的決定,那是真正的高瞻遠矚。

就連白起這般絕世凶神,也只能在嬴稷的麾下當一條乖巧好狗,最後眼睜睜被嬴稷賜死都不敢反抗。

嬴稷進攻韓國上黨郡背後的考量,若非李建身為穿越者來自兩千多年之後,都難以完全解讀。

就憑你趙括,也配質疑嬴稷的戰略決斷?

簡直是無知之極,愚蠢之極!

趙括的身體明顯顫抖起來,額頭上的汗珠出現。

終於,他頹然而坐,發出一聲悠長嘆息。

“李兄說得對,上黨郡看似難啃的硬骨頭,但若以秦國爭霸戰略而論,確實才是秦王勢在必得之地。”

“這一次論戰,是我趙括輸了,輸得無話可說,心服口服!”

趙括看向李建,目光之中是掩飾不住的欽佩。

從很多年前,在辯論軍事兵法這方面,趙括就已經沒有敗績了。

就連趙括的父親馬服君趙奢,閼與之戰後被當世公認的趙國第一名將,在辯論兵法這方面也同樣不是趙括的對手。

但今天,趙括竟然在這間下大夫府邸,在比他還年輕幾歲的李建面前,被駁斥得體無完膚,甚至連還嘴之力都沒有。

趙括髮出感慨。

“若論兵法韜略,李大夫……應為當世第一,不做第二人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