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周秉昆的話,閻解放更覺感動。

看著他們,他趕緊說:“周蓉,你帶著秉昆先回去,我自己在附近找個旅館就行。”

一把搶過他手裡拿著的提包,周秉昆認真地說:“解放哥,我爸媽說了,讓你就住在家裡。”

閻解放只說不合適,周蓉勸說著:“我爸擔心你再多花錢。沒事兒,我家也有地方住。”

原劇中,周志剛一家居住面積,相對其他普通人家來說,的確是相對較好。

這是因為前些年周志剛才到這裡的時候,有為將來打下一份好家業的想法。

向街道申請蓋房的地址,他得到了臨近公廁較近的一塊地方。

雖然那裡有些髒亂,但也正因如此,他除了有較大的房基地面積以外,更還得到了一個小院子的空地。

拿出所有的積蓄,周志剛蓋下了兩間大屋子:東西房住人,還有個灶間。

即便知道他家的確夠住,閻解放覺得也不好貿然前去。

他堅持在附近找間旅館住下,但周蓉、周秉昆姐弟倆卻堅決不同意。

盛情難卻,閻解放只好跟著他們,一起前去周家。

從車站出來,幾人坐上有軌電車。

偶爾發出“叮噹”的聲響,電車穿行在嘈雜的城區間。

吉春市同樂區的一角,有個“光字”片區。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裡就是低矮、雜亂的棚戶區。

此時的這裡,也規劃著“光仁、光義、光禮、光智、光信”等五條街道。

周家一家人,就是這幾條街中的一戶普通居民。

距離火車站不算遠,他們下車後,進入了光字片區。

周邊的房屋擁擠在一起,住著平凡的老百姓。

“注意點腳下。”周蓉提示著說。

腳下是深淺不一的積雪,閻解放答應一聲,再向四處看去。

眼下的各條街道還算整齊,未來隨著孩子們的長大,以及人口的增多,這裡的街道會因為老百姓搶地蓋房,而更加零亂。

十四歲的周秉昆,因為對附近很熟,再加上活潑好動,而快步走在前面引路。

在鱗次櫛比的住戶之間形成的小巷中穿行,周蓉笑著說:“怎麼樣?像是迷宮吧?”

點點頭,閻解放回應著說:“這要是有壞人闖進來被人民群眾發覺,還真逃不出去呢。”

聽他說得有趣,周蓉不禁大笑起來。

想起列車臨時停車發生的事,閻解放不由得說:“還真得多注意呢。”

“附近都是老鄰居,就是不認識也都是半熟臉兒。從這個角度說,其實還是挺安全的。”周蓉邊走邊說。

見閻解放沒有回應,她再補充著說:“要是天黑了,我們也不敢單獨跑遠的。”

“嗯,多注意就對了。”閻解放點頭說。

隨著距離周家的接近,主動或被動與周蓉姐弟倆打招呼的鄰居們,越來越多了。

一處較為寬敞的街道中間,有十幾個拎著鐵皮水桶,在井邊排隊打水的人們。

“秉昆,這是跑哪兒玩兒了?”其中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孩子,笑嘻嘻地打著招呼。

“塗自強!”周秉昆伸手擺了擺,“家裡來位客人,我和我姐去火車站接回來。”

“嗬,還挺積極。”一個小姑娘對他撇撇嘴,再對周蓉說,“姐,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