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閻解放說著,接過來他遞來的茶杯,轉給了周蓉。

冒著熱氣的茶杯放在各自的手邊,邵敬文微笑著說:“小閻,怎麼樣?這裡冷得多吧?能適應嗎?”

“可以的。”閻解放嘴上說著,做了個抱胳膊的動作。

大笑後,邵敬文找來了記錄本:“你的那首小詩,我已經申請發稿了。怎麼樣,這幾天有沒有新的作品?”

閻解放從口袋裡拿出小本子:“有幾首隨感而發的,我記了下來。”

說完,他雙手遞給邵敬文。

接下來,兩人對這幾首詩作,進行了字句的斟酌。

“我看可以。”邵敬文最終確認,“不過,因為版面的問題,這些詩或許不能都發表在我們的雜誌上。”

然後,他再看著閻解放說:“你要是信任我,我就幫你轉給我朋友那裡的報社、雜誌,分別發表。”

某一家雜誌社,當然也不會過於集中地,在某一時間段發表某一位作者的作品。

否則,那就成了辦專欄了。

“那我就更應該謝謝您了。我本來也沒敢想,您都能採用這幾首小詩。”閻解放連聲道謝後,再詢問著說,“這裡面那首《光芒》,您覺得怎麼樣?”

邵敬文聽他特別提及,重新再看了看:“很好啊。主題積極向上,暗含著謳歌火紅的時代,又很有火熱的革命激情。是首好詩作!”

閻解放笑了笑,繼續請求:“這首詩,能不能儘快發表在您的雜誌裡?”

邵敬文思考片刻,同意了下來:“可以。”

周蓉見閻解放特意推薦弟弟周秉昆的詩作,已經很感動了。

又見他直接請求儘快發表在雜誌上,她更是覺得他做事考慮得周密——為了更好地鼓勵周秉昆。

“這首詩,是周蓉的弟弟,十四歲的周秉昆同學寫的。”閻解放看著邵敬文說,“我覺得秉昆同學外表沉悶,但內心火熱。對於文化事業,我認為他有很廣闊的空間。”

聽著他的話,邵敬文再看看那首詩作,不住地點頭:“要是你這麼說,這個周秉昆還真是個好苗子。”

說完,他再看了看旁邊的周蓉。

“呃,我弟弟的確很喜愛文學。”她配合著說,雖然不明白閻解放為什麼要這樣做。

“嗯。好!就按你說的辦!”邵敬文看向閻解放,“小閻真是個心胸坦蕩的好小夥子!”

“謝謝邵老師!”閻解放開心地說。

接下來,邵敬文和閻解放,再對詩作的細節進行商討、修改、修正。

看看時間差不多,邵敬文發出邀請:“小閻,周蓉,中午就在我們的單位食堂吃飯。”

閻解放也不客氣,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報社的食堂不算大,但也有百十人來就餐。

飯菜很簡單,白菜炒胡蘿蔔、白菜燉豆腐、海帶湯。另外就是米飯、饅頭,也有其它主食,比如花捲、窩頭、貼餅子。

吃了午飯,三人回到小會議室,繼續對詩作進行探討。

最終確認了下來,邵敬文和閻解放都覺得滿意了。

邵敬文把小本子放在一邊,繼續問:“小閻,要是這樣的話,這些詩作的稿費,應該發給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