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都還好。”周志剛遙想著說,“現在也沒辦法。就拿我家來說,當初就只有我們夫妻加老孃,現在呢?這都十來口人了!”

郝金龍點點頭,心裡覺得有點異樣:他這樣說,似乎是在批評我沒有改造這個區域。

“老周啊,這也說明,你建設大西南,為國家出力的同時,也改善了家庭生活。”他溫和地說。

周志剛略微一怔,心裡有點不舒服:怎麼淨打官腔啊。

看了看旁邊的小兒子,周志剛的心中生出勇氣,決心要為周家掙一些面子。

“是啊,孩子們都很好。曉光、鄭娟、冬梅,都一樣的好。這些孩子不僅聽話懂事,更還從不指望著家裡,活得硬氣!我周志剛也是從小自己打拼,最佩服這樣的人!”他坦然地說。

周秉昆藉著倒水的機會,暗暗地給父親豎個大指點贊。

這些話,原本就是現實的真實情況。周志剛此時說出來,不僅要為大兒子周秉義撐腰,更要為周家人撐腰,甚至為有社會地位差距的普通老百姓撐腰。

郝金龍保持著面上的溫和,心裡有了波瀾。

因為仕途的跌宕起伏,郝金龍夫婦的確經歷了很多變故。因此,他們對於對他們過分親近的人,保持著本能的高度警惕,擔心自己手中的權利被利用,進而使得自己再遭遇什麼不測。

當然他們對權利本身也有敬畏,想要盡力維持住這份權利的尊嚴,也是他們心中所想。

畢竟人無完人。他們再是有經歷,也難免設防過度,有時候存在言行過於嚴苛的情況。

現在聽到周志剛這樣說,郝金龍夫婦自然能夠聽懂他暗含的自豪之氣。

雖然有些尷尬,但郝金龍夫婦也同時覺得松心:周家人沒有存著什麼刻意巴結的心思。

於是,這兩人的心中,生出贊同、讚許、放心的同時,對他,以及周家人,不由得不生出敬意。

金月姬扶了扶眼鏡,微笑著說:“老周,孩子們的確都很好。秉義是個好孩子、很規矩,秉昆還救了冬梅好幾次。否則的話,我們,”

“嗐,這都是他們應該做的。否則,我們還能坐在這裡聊天嘛?!”周志剛不在意地擺擺手。

這話說得直接,是這位普通工人的真心話。

周秉義覺得場面似乎有要過火的趨勢,連忙插話:“咱們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緣分。”

周志剛點點頭:“嗯,秉義說得對。只要你們幾個孩子知道自立自強,能夠做到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去努力!你們無論是官大官小,就是掃大街,我也替你們驕傲!就是這話,沒錯兒!”

郝金龍聽他越說越帶勁,心想:可別再讓他一個勁兒地說了。否則,他很可能就要直接批評我太提防周秉義了。

郝金龍不住地點頭:“這很好嘛,孩子們能做到這些,我們做父母的,就很滿意,很知足了。”

“這幾個孩子都好,都沒有依賴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很好。”金月姬插話說。

郝金龍心裡暗歎:妻子這話聽起來像是在暗示周家人,但其實也是向著親家說話呢。

李素華端來花生盤子:“金大姐,您吃。”

“謝謝親家。”金月姬笑著拿起幾粒。

“爸,你們聊著,我們接著包餃子去。”周秉義說。

他很有眼力見,這是在給岳父、岳母解圍呢。

郝金龍聽了這話,立刻感動輕鬆。

對周秉義讚許地點點頭,他再端起茶杯,轉頭看向妻子金月姬。

“哦,我們還有點事。”金月姬見到丈夫的神情,知道這是要“撤退”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