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照了全家福,對這個形式情有獨鍾的周志剛,感到很滿意。

可他也知道,那終究只能算是形式,算是寄託。一家人真正的長期生活在一起,目前還不能實現。

初八這天,他和周秉義、郝冬梅,帶著對這個家的不捨和惦念,各自乘坐火車,踏上了返回所在工作地點的旅程。

周秉昆送父親到火車站,父子倆坐在候車室內,一時都有些傷感而無話。

廣播員催促等車的聲音響起,周志剛按著周秉昆的胳膊,嚴肅地說:“秉昆啊,我們在外面辛苦,你在家又上班,又要顧家,更辛苦。”

周志剛很會做思想工作,周秉昆只好配合著說:“爸,您在那邊工作,也注意勞逸結合,注意安全。”

“這個我還不知道?!”周志剛笑著說完站起來。

他的手握在了提包的提手上,周秉昆站起來對他說:“爸,如果能行的話,您或者調回來,或者辦理提前退休吧。”

拎起提包,周志剛一邊走一邊說;“我不想回來嘛?我就那麼狠心?!你老跟我說這些,是在責備我嘛?!”

看著他的背影,周秉昆自顧說著:“你想想我媽,她這一輩子,有多不容易!最近這些年,她跟你加起來總共呆了幾天?”

周志剛邁著大步走進了車站,頭也沒有再回。

周家人都很熱血,都很執拗,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是頭腦發熱的人。

最起碼,他們在冷靜下來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一番回顧式的思考和審視。

每個人做出一點點改變,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不斷進步,不斷追求更好生活的周家人,自然也不例外。

不僅自己的生活要過好,他們也會急人所難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春節後,周秉昆正式前去雜誌社報道、上班。

他的直接大領導邵敬文,待人熱誠、為人寬厚。

周秉昆因為對目前的工作很熟悉,又對邵敬文一直保持著敬重。

因此兩人的關係,沒過多久就處得很好。

單位裡難免會有工作、人事等方面的磕磕絆絆。

遇到這樣的事,邵敬文會暗示,或者主動安慰周秉昆。

後者發現邵敬文有這樣的情況時,也會以恰當的方式,對他進行寬慰,比如用喝酒的形式。

下班後,周秉昆和他坐在飯館裡,點個熱菜,再點個炸花生米、小蔥拌豆腐,就喝上幾杯。

這天兩人喝了點酒後,就一起說笑著去泡個澡。

洗完出來的時候,周秉昆正巧遇到了孫趕超的妻子於虹。

見她的情緒不太高,他主動詢問:“咋了這是?”

於虹現在有了身孕,家裡的住房卻還是緊張。

想著要蓋間小房出來,孫趕超和於虹卻覺得手頭有點兒緊。

“這還不簡單。”周秉昆不在意地說,“大家夥兒湊湊就得了,不就是蓋間小房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放心吧。”

“秉昆,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於虹開心地說。

原劇中孫趕超的命運最慘,周秉昆肯定要進行調整。但他也懂得“升米恩、鬥米仇”的典故,不會再做濫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