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立刻站起身來,立正站好:“請問,你們找誰?”

雖然並不能透過軍服很容易地識別出來,但周秉昆還是透過氣勢的不同,認定其中那名四五十歲的軍人,是為首的軍官。

軍官環視一下室內,開口詢問:“姚主任在嗎?”

“報告首長!姚主任下知青點視察去了!我叫周秉昆,是政治部的臨時文員,有什麼事請您安排!”周秉昆大聲答道。

軍官見他應答得體,滿意地點點頭,隨後轉身走了出去。

有一名軍人留下來,走近前低聲說:“周秉昆同志,我這裡有個稿子急等著要用,你用一小時的時間修改一下,我等下來取。”

看了一下牆上的掛鐘,周秉昆大聲回答:“是,周秉昆明白!現在是八點四十五分,九點四十五分之前一定完成!”

那名軍人對他微笑一下,隨後走出了屋子。

周秉昆坐下來,拿著這篇稿子先瀏覽了一遍。

內容並不複雜,主要是安慰、教導來農場的知青們,透過齊心協力,更好地建設北大荒、建設農場的發言稿。

釐清了思路之後,周秉昆認真地進行修改、補充、潤色。

一個小時過後,那名留下文稿的軍人,走進辦公室。

周秉昆立刻把整理好的稿件遞還給他:“請您檢查一下,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我再次修改!”

因為有系統的幫助,現在的周秉昆不盡頗負才學,字跡也如鐵畫銀鉤,既堅挺蒼勁又流暢清晰。

這名軍人檢查後,滿意地把文稿收進了公文包內。

“周秉昆同志,謝謝你。”說著,他主動伸出右手。

周秉昆與對方握手後,目送他走出了辦公室。

吃過了午飯,周秉昆剛要稍微休息一會兒,看到姚立松和周秉義乘車從知青點匆匆返回。

到了辦公室,姚立松看了一眼他,想要說什麼又忍住了。

不多時,師部的大喇叭裡,就傳出了通知。

附近各個知青點的知青代表,陸續趕到師部的大會堂開會。

一排舞臺照明燈,把舞臺照得輝煌無比。

幾張辦公桌拼在一起,作為主席臺。後面的椅子裡,坐著兵團及農場的主要領導。

臺下的數百張椅子裡,坐著周秉義、周秉昆,以及包括郝冬梅等人在內的知青。

姚立松先做了開場詞,隨後就把桌上的話筒,移到了一位軍官的面前。

周秉昆看得清楚,那人正是走進辦公室的那名軍官。

現在他肯定知道了,這名軍官就是兵團的明副政委。

拿著周秉昆改定的稿子,明副政委對在場的知青代表做了稱讚、鼓勵的發言。

最後,他在勉勵知青踏實認真奮鬥的同時,再要求知青們為國家多做貢獻。

他的發言結束,在場的人員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散會後,大家先把明副政委一行送上了吉普車,並目送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