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著華安,言道:“帶著他們去別處,今日不便。”

徐邈與趙芸菲聽的一陣臉紅,拱手行禮後,就欲告退,卻是被蕭欽之攔住了。

“華使君,來前我已經知曉,乃是替我阿姐與程郎君較藝,原是文雅之事,多兩人旁聽又何妨?”

蕭欽之站的挺拔,腰如青松,目光不偏不倚,正視華使君,怡然不懼。

“陳郎君習藝三十載,非空名之士,老夫原是想顧忌你顏面,畢竟你與北雅集得來名聲不易,當好生珍惜才是。”

“較藝較藝,自然在一個‘較’,豈有未較而先怯之理?”蕭欽之又看向了程英,含笑問道:“這位程郎君,你意下如何?”

敷粉西瓜頭被當眾點到,哪裡敢露一絲怯意,強撐著臉,裝作大氣笑道:“自是無妨。”

華使君緊眯著眼,發話道:“既如此,便隨了你的意。”又道:“你能與士族子弟較藝,漲見識,此機會來之不易,須得好生對待。”

豈料,蕭欽之寸地不讓,回懟到:“謝華使君提醒,前幾日去京口,剛與潁川陳氏的兩位小郎君探討過,收穫確實頗豐。”

華使君冷哼道:“你知道就好。”不與蕭欽之做口舌之辯,招呼人道:“取筆墨紙硯來。”

兩列侍者將兩張書案以及兩副文房四寶,一前一後,分別置於大廳內,程英走向了上位一張書案,蕭欽之則是走到下位的一張書案。

華使君冷眼看向了蕭欽之,問道:“較哪一項?”

蕭欽之回之一笑,慷慨道:“請程郎君擇項,我無不可。”

程英心裡嘿嘿一笑,心想:“敢託大,這是你自找的。”當即大笑道:“在下於其他無所長,唯有書法一道,尚且有些許心德,或可指點一番,以供參賞。”

趙文淵心裡暗自嘲諷程英,真是丟臉至極,全然不顧長幼尊卑。

華使君瞥著蕭欽之,冷哼一聲。

而徐邈和趙芸菲則是會心一笑,華安不解,悄聲詢問,徐邈一一細說北雅集上,謝太守與顏中正爭論蕭欽之的“書”與“詩”,誰為先?

蕭欽之無一絲慌張,早從阿姐那裡得知,程英最是擅長書法,故今日較藝,八九不離十,程英定是擇書法,一切都在預料中,並未故意託大。

程英想也不想,捋起袖子,提筆就寫最擅長的《熹平石經》,一頓筆走游龍,筆尖起舞,在紙上留下了一個個漢隸體字。

蔡邕的《熹平石經》,全篇共計500多字,分多塊碑刻,一張紙只能容納兩碑,故不消一會兒,程英就收筆完工。

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

易六畫而成章也□天

臧之帝出乎震齊乎巽

人南面而聽天下鄉明

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

餚和順於道德而理於

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

之乾以君子坤以臧之

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

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

程英先動筆,故趙文淵和華使君皆來旁觀,待寫完,只見半寸見方的漢隸體字,工工整整寫滿了一整張左伯紙,密集而不亂,間距控制得當,字型方整平正。

《熹平石經》是漢隸成熟期中方整平正風格的典型代表,標準的古隸,用筆講究方圓兼備,剛柔並濟,端美雄健,雍容華貴,恢弘如宮殿廟宇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