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雨停了,屋簷落下窗簷,激起三兩聲迴響,清晰的盪漾在夜裡,蕭欽之閉著眼,聽著聲,雙手枕著腦袋,躺在塌上,無論如何也睡不著。

晚上,族長雨夜前來,看似說了許多,但似乎又什麼都沒說,模稜兩可最是讓人捉摸不透,不知道族長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程氏美名其曰是“買”十頃地,實則是“搶”,其暗含南四姓對北五姓的侵犯,而蕭氏則是處於兩者交鋒的中間地帶,無論雙方交鋒與否,結果如何,蕭氏都落不了好。

但蕭欽之觀族長對於這件事的反應,著實不正常,太過淡定了些,既無慍怒,又無表現,反應平平,似乎是早有預料。

而族長對於蕭揚的態度,更顯得奇怪。

在禮法森嚴的封建家族制度下,宗族對於穩定社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蕭揚媚程氏,損害蕭氏的行為,嚴格來說,是對宗族禮法的叛變,是要被剔除族譜的。

往大了說,蕭氏正在面臨關鍵的抉擇,肩系一族之生死的族長,為何就能如此淡定呢?

是誰給他的底氣呢?

這裡面一定藏著些許不為人知的事!

蕭欽之一時想不通關鍵之所在,翻了個身,側躺著,決定從頭開始捋這件事,勢必要搞清楚。

首先,從族長對於蕭揚的反應來看,其必定是早就知道了蕭揚投了程氏門下。

其次,對於那“十頃地”,族長也沒有發表什麼意見,放任蕭揚去獻殷勤,說明一切都在他的預想之中。

再有,程氏是南地四姓之一,某種意義上來說,程氏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南地四姓的態度轉變。

武進緊鄰南地四姓,蕭氏處於鋒線位置,相當於北地五姓的南大門,被人踹了大門,按理說,族長應當焦躁不安才對,怎會無比冷靜呢?

另有,族長非但對此事不焦不躁,反倒是在等幾天後的北雅集,再與其他四姓相商,那麼真相只有一個,對於程氏的踹大門行為,北地五姓內部,事先早有預案。

最後,蕭氏如今是寒門,而族長過幾天去北雅集與其他四姓相商,說明蕭氏依舊被納入北地五姓同盟中。

蕭欽之豁然開朗,族長的底氣來自於北地五姓這個同盟關係,同盟不破,蕭氏無恙,既然北地五姓已經事先預料到了程氏會來踹大門,相應的,也必定已經做好了應對措施。

想及此,蕭欽之不禁鬆了一口氣,在黑夜中,嘿嘿一笑,倒是自己杞人憂天了。

可隨之而來的一個巨大疑問,又讓蕭欽之笑不出來了,既然族長淡定自若,腹有乾坤,為何沒當場處理蕭揚,更沒有出言阻止,反倒是全程冷眼旁觀,儼然一副局外人打算。

任由蕭揚於大廳中囂張跋扈,從而逼的蕭母落淚,才使得蕭欽之憤然不顧,為母出頭,當著全族人的面,放出豪言壯語。

漢有季布一諾千金,至魏晉風流,對此依舊信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項謂之君子八德,失信則等同於失德。

曹植曾經寫過一篇極富盛名的文章《洛神賦》,根據他的序詞,這篇文章是紀念洛神的,顧名思義,洛神就是洛水之神,因為洛神在當時極具影響力。

人們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然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對著洛水發誓,只要曹爽投降,保證不殺他,派蔣濟去勸說,曹爽相信了,事後司馬懿公然背棄諾言,誅殺曹爽三族,蔣濟愧對曹爽信任,隔月歿。

司馬氏不僅無信,更無忠,司馬昭當街弒帝,開華夏未有之先河,為後來者做了一個極壞的榜樣,後東晉滅,宋立,司馬氏被劉裕誅殺全族,可謂罪有應得。

司馬氏無德,歷來的史學家對此評價出奇的一致,便是在當時,司馬氏此舉也被許多人厭棄,詬病,寧願隱逸田園山水,也不願為司馬氏效力,這也是魏晉隱逸之風盛行的原因之一。

人無信則不立。

換而言之,在這個時代,說出去的話,似若潑出去的水,無回收之地,若是沒有踐行諾言,是要被人恥笑的,不屑的,唾棄的。

想明白了的蕭欽之,氣的一把掀開了薄被,“垂死病中驚坐起,”瞪著眼睛,對著黑夜大罵一聲:

“臥艹,這個老狐狸,又TM套路我!”

“第二次!”

“這已經是第二次被套路了!”蕭欽之氣的牙癢癢,咬牙切齒。

忽然,蕭欽之頓悟了一件事,看似族長沒有處罰蕭揚,實則已經開始了算計,蕭揚信誓旦旦去獻殷勤,結果可想而知。

“臥艹,一箭雙鵰,老狐狸狡猾如此!”蕭欽之又啐了一口。

......

...

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