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抵達原城市的時候,已經中午12點了。

陳主任來了。

李光明看見陳南到來以後,忽然不知為何竟然鬆了口氣。

不知不覺間,似乎他對於陳南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陳南點頭,李院長換著呢。

來之前,陳南就給李光明約好了先去看患者,畢竟。

當下最重要的還是患者的病情。

無論是陪老也好,亦或是患者家屬也罷,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在於患者的病情上陪老不支援手術,而患者本人也很排斥手術,但是患者家屬和醫院的醫生都建議手術,這個看似都是為了患者好的。

事情,但卻遇到了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此時此刻,無論調和哪一方面,或者說無論讓誰妥協都沒有用。

最好的辦法就是治療好患者,如果患者好了,矛盾自然也就沒有了。

這時候,李光明忍不住問了句,小陳。

這件事兒,你計劃怎麼下手啊?陳南笑了笑,其實不難,馬三斤好了,不是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嗎?李光明頓時語塞,這怎麼可能?說話間,陳南直接進了省人民醫院的急診科。

患者叫馬三金,今年71歲,倒也符合手術指證。

醫生也能把握好這個最受患者手術的安全性。

而之所以在神經內科,是因為患者本人極度反對去手術,不願意去神經外科。

可是家屬也不可能讓馬三斤就隨心所欲找裴國恩治病,這部只能折中選擇了,暫時留在急診科。

陳南到了以後,急診科主任張丹峰已經恭候多時了。

陳南和張丹峰是老相識了,之前就有過合作,彼此之間倒也沒有太多客套。

陳主任,歡迎到我們醫院指導工作啊。

那我走哈哈哈,不敢不敢開個玩笑嘛。

城南翻了個白眼,惹得張丹峰哈哈哈的笑了笑,和陳南握了握手。

兩人在中醫藥灌腸液和急救針灸領域都有些合作研究,張丹峰也是一個麻利的人,說話間拿著病歷夾就走了過來,邊走邊給陳南介紹起來患者的情況。

患者於二月前。

無明顯誘因感。

右側肢體活動不利,伴頭暈,無視物旋轉,無噁心嘔吐。

送當地醫院當時測血壓二百一百毫米汞柱,查頭顱CT是腦幹右側丘腦雙側基底節及左側小腦梗塞灶及軟化灶住院經活血溶栓。

降壓等治療,病情好轉後出院。

而一天前出現了腦出血徵兆,無明顯誘因下突然出現左側肢體偏癱,跌倒在地被人發現,急送本院就診。

測血壓170130毫米汞柱,液溫36.3度,脈搏九十次,每分呼吸二十次。

零分頭顱CT室基底節區出血現在大概有三十毫升左右。

病程中患者合併口齒含糊,精神萎,但是每次提及做手術的時候總是十分激動地拒絕,這種情況下也很難進行手術,患者服從性很差。

說話間,張丹峰忍不住嘆了口氣,走吧,我帶你去看看患者。

不過

我說實話,這麼多年了,我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執拗,而且最重要的是對培國恩老先生的話,信若真理啊。

哎,不好弄啊。

說話間,張丹峰抬起手。

看了一眼時間說到現在中午12點,距離最佳手術時間也就只有八個小時了,要是到了晚上八點還沒有一個準確答案,那可真的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