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教訓!(第8/9頁)
章節報錯
趙建勇真的是自己身邊也一個良才啊!趙主任是自己的福將啊!
他忽然想到了一種疾病。疳症!
小兒疳積,這種病,或許比較常見。
就是神萎、面黃肌瘦、毛髮焦枯、肚大筋露、納呆便溏為主要表現的兒科病證。
多見於1~5歲兒童。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餵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導致的。
但是,這小患者,顯然不是單純的疳積。醫宗金鑑記載!
“大人為勞小兒疳,乳食傷脾是病原,甘肥失節生積熱,氣血津液被熬煎,初患尿泔午潮熱,日久青筋肚大堅,面色青黃肌肉瘦,皮毛憔悴眼睛晛。”
什麼意思呢?
大人,古代一般是指十五歲以上的,這種人呢,病則為勞。
而十五歲以下者,皆名為疳。
原因是猶豫稟之氣血虛弱,藏府嬌嫩,易於受傷,或因乳食過飽,或因肥甘無節,停滯中脘,傳化遲滯,腸胃漸傷,則生積熱,熱盛成疳,則消耗氣血,前灼津液。
而疳病初起的時候,尿如米泔,午後潮熱,日久失治,致令青筋暴露,肚大堅硬,面色青黃,肌肉消瘦,皮毛憔悴,眼睛發現,而疳證成矣。
陳南連忙問道:“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尿的十分渾濁?大便則是不成型?”
吳彩萍連忙點頭:“對,對,對!”
“那段時間,醫生說是淋症,讓孩子吃一些什麼藥物。”陳南此時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
真的是.太傻了!太蠢了!也太大意了!
自己怎麼就忘記了這麼多有用的線索呢?
陳南此時連忙開始細細的診斷起來,這一刻,他腦海裡,有了新的線索。
有了線索之後,脈診也就有了思路!
牙齦出血、口中氣臭,足冷如冰,腹痛洩瀉,啼哭不已.陳南忽然靈光閃現。
他知道了!“腎疳!”
所謂腎疳,就是疳症發展到一定程度,導致了腎精嚴重虧損。
腎藏精,主生長,主發育!
腎在五行屬水,為陰中之陰,通於冬氣,在體合骨,開竅於耳與二陰,其華在發,在液為唾,腎舍志,在情志為恐。似乎.....
這一切真的就對得上了。
孩子出現解顱,鶴膝、齒遲、行遲,這顯然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而面色黧黑,齒齦出血,口中氣臭,足冷如冰,腹痛洩瀉,啼哭不已之證更是腎氣衰竭的徵兆!
陳南瞬間激動了起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這麼簡單的疾病,怎麼就造成了這麼麻煩的情況呢?陳南連忙對著趙建勇說道:
“準備開藥!”
趙建勇連忙點頭:“收到!”
此時此刻,趙建勇看著陳南臉上的神采,似乎回到了從前。
他知道!
這一次,患者可能真的有救了。因為,陳主任回來了!
沒錯,就是那個陳主任。趙建勇內心也是開心無比。
而此時,陳南閉目沉思一番之後,說道。
“幹蟾(五個),胡黃連黃連(各10g),鶴蝨(6g)肉豆蔻(煨)苦楝根白皮雷丸蘆薈(生)蕪荑(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