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測序技術,陳南一開始就想好了。

中醫在防治疾病方面的療效,他清楚的可以感知到。

他獲得這樣的系統,若不能振興中醫,他說實話會感覺到慚愧或者內疚。

他希望透過三代技術的基因檢測功能,讓人們對於癌症可以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結合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追求,來實現中醫該有的水平。

而不是成為現代醫學的附屬產物。

更不是西方資本口中,中醫腫瘤無效論的說辭。

當然了!

這是一個未來的構架和發展。

畢竟,眼下還有很多事情或者困難,還沒有解決掉。

他的脈診在學習了繆元化的那兩本脈診著作以後,提升很大。

但是,卻依然不太夠啊!

他現在隱隱抓住了一些入微的細節和關鍵點,卻清楚的感覺到了門檻的存在。

如果有了入微的機會,陳南感覺在做好預防癌症的方面,是有不少的作用的。

可惜了!

陳南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也知道,學問的事情急不得。

當下,陳南卻希望自己能利用腫瘤醫學會這個平臺,切實為老百姓做出一些事情來。

比如,腫瘤醫學會,具有對於醫療事故鑑定和藥物臨床應用判斷的責任。

這才是他真正想要做到的。

為此,他還特意準備了幾篇論文。

這幾篇論文,都是他從秦世明那裡得到的各種資料。

他透過分析資料,對卡里替尼等藥物,進行了深度剖析,以及對於藥物的不良反應和錯誤宣傳等進行一個公正的點評工作。

會議就在三天之後舉行。

而這個時候,忽然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是中西醫結合病區的羅啟平主任。

“陳主任,在忙嗎?”

羅啟平開門見山的問了句。

陳南放下手裡的工作:“羅主任,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嗎?”

羅啟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倒也不是很要緊,有個朋友想要見你。”

“這是我的大學同學,現在做藥品的。”

“當然了,我給伱打電話,也不是讓你徇私枉法什麼的,只是……我那朋友,希望和你聊一聊,不佔用你太多時間,十分鐘就夠了!”

“你看什麼時候有時間,我讓他過去。”

陳南看了一眼手錶:“現在過來吧。”

陳南以為,這羅啟平的同學,可能也是透過人知道了自己和華燃研究所的關係。

這才找上門的。

礙於羅主任的面子,陳南也決定給對方十分鐘的時間。

如果是因為希望自己放鬆稽核來的,他絕對不會答應。

這不是面子問題,是原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