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鈺淵和邵巖方看著此時陳南接受了任務,內心其實頗為激動!

因為,這其實就是一次證明中醫的機會。

一直以來,雖然國醫大師的地位很高,但是……這僅限於中醫領域。

真正放在那些大人物的治療方面,中醫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對於不被重視,而且多少有些不用的時候強調有多重要,一旦使用的時候,反倒是不被太過於信任的尷尬境地。

這一點,相信每一箇中醫人都深有體會。

何曾見過那些大佬關鍵時候選擇中醫的?

陳南其實來到中日友好醫院以後,就有了這樣的感覺。

原本以為,來到中日友好醫院,自己能接觸到更高水平的醫療環境和更不同尋常的患者。

可惜……

他錯了!

甚至,在這裡的環境,他還不如在源城市的時候。

越是發達的地方,人們對於中醫雖然重視,但卻很少能把中醫放在關鍵時候搶救患者,承擔起搶救重任的特殊地位。

這就如同,在首都,現代醫學的水平,是有一個基礎分,60分,而高水平,也能達到90分的地步。

而首都的中醫水平,基礎分也有六十分,但是……最高分,卻只有80分!

在那些特殊患者,或者患者需要特殊治療的時候,大家不會選擇中醫。

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太信任。

相比於西醫的指南化和直觀化,以及視覺化的治療效果。

中醫存在太多的不可控因素。

沈鈺淵等人的地位的確不低!

但是……今天這個場面,就能看得出來一些,袁朝民、呂守約等人的權重,顯然是要高出邵巖方他們的。

因為無論是司銘難,還是秦世明,他們都更相信現代醫學。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是實打實打出來的成績。

而中醫人,現階段卻很少有人能撐起來這樣一片天。

陳南也希望藉助這個機會,證明中醫其實是可堪重用的醫學。

而並非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稱讚,卻不願意把關鍵救命稻草放在中醫身上的吉祥物!

中醫是醫學。

而不是一門一直被強調的民族文化。

沈鈺淵和邵巖方等人看著陳南被臨危受命,內心同樣是激動無比!

他們希望看見馬老爺子被搶救。

也希望看見陳南抓住這一次的機會,證明自己!

……

很快,陳南就成為了本次治療組的負責人。

袁朝民作為第二負責人,配合陳南工作。

當這個訊息彙報上去之後,領導聽了,也是沉默些許,不過……

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這毫無疑問,是對陳南的一次考驗,也是對於中醫的一次考驗!

上面要求,一定要盡全力搶救馬中原同志。

治療工作很快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