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訴苦權屬總目提要》對劉完素的評價,陳南也覺得可謂公允。

“故其持論多以寒涼之劑攻其有餘,皆能應手奏功。其作是書,亦因地因時,各明一義,補前人所未及耳。醫者拘泥成法,不察虛實,概以攻伐戕生氣!”

劉完素的厲害,不僅僅是因為他能形成後來的“河間學派”,能提出六氣皆從火化的思想,創立寒涼派。

而是因為他能真正的去理解疾病和患者,能結合天時地利,辯證的去看待問題。

要知道,當時的政治環境可不怎麼好!

由於戰亂頻發,熱病已經增多,但是不少醫生仍然在遵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說起來就跟今天的指南一樣。

這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這個相當於現在衛健委和中國醫藥科學院兩個組織聯合編寫出來的官方指南。

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撰的成藥標準。

當時大多數的醫生,要不就是遵循官方指南,要不就是效法經典,使用張仲景的《傷寒》《金匱要略》。

而當時的內外環境並不適合使用那種藥物。

要知道,北宋末年的時候,在金章宗明昌元年之後的十年,經歷了六次大旱,而在河北一代,傳染病蔓延,死傷無數,再加上當時戰火頻燒,社會動盪,百姓頻於奔波逃難,情志焦急抑鬱,天災不斷,人禍頻出,正所謂“大病之後必有大疫”、“大災最後必有大疫”,那段時間,百姓民不聊生。

《儒門事親》中認為“徭役紛亢,朝戈暮戰,略無少暇,內火於外火俱動。”

當時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劉完素才創造出來了寒涼派。

所以說,劉完素的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能創新性的補全寒涼派的思想,說白了,人家這種人,要是去漠河呆上幾年,說不定還有火神派呢。

厲害的,不僅僅是理論,而是這一個人的中醫思維。

他能脫離疾病的本身,而站在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疾病,要不然這樣的人,能寫出《素問要旨論》這樣一部哪怕放在中國古代中也被人質疑不是醫學是玄學的五運六氣來?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人才!

也是中醫文化傳承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

所以,能來好好學習學習劉完素的思想,還是一件比較讓人愉快的事情。

……

而此時,楊鴻年卻並不怎麼開心。

甚至有點小緊張。

他看著一旁認真看書的陳南,多少有些羨慕。

畢竟,人家才多大啊?

一點思想包袱沒有,在這樣的會場,該看書看書,該玩手機玩手機。

但是……楊鴻年卻有些緊張。

來參加這一次會議的,除了一些學術大家之外,還有領導,市裡面衛健委的,省裡面中醫藥管理局的……

這樣的人可不少!

這個時候,陶訓義也來了,和他相伴的是黃益平,而周圍還有些穿著白襯衣西服褲繫著皮帶的領導。

看得出來,陶訓義畢竟也算是晉省醫學領域的一個牌面了。

招待大佬,還得是大佬。

要不然,黃益平忽然轉身問了個問題對方回答不上來,多尷尬啊?

這種尷尬,楊鴻年深有體會。

陶訓義有說有效的和黃益平進來以後,站著聊天,相互介紹。

但是,當他看到楊鴻年和陳南坐在最後一排的時候,不由得愣了一下,緊接著卻笑了起來。

楊鴻年的名額當然不是他自己要到的,他原來只配去外場參加大會議去,而這個內場會議,是陶訓義給要了兩個名額過來的。

這個名額還是比較值錢的。

給了那些藥代或者其他想要來參會的專家,都能賣到一個不少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