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針對你本人。”

“我是覺得,大樣本結果顯示,抗生素可以有效的控制幽門螺旋桿菌,這是已知的!”

“而中醫藥抑制,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資料證明。”

“我不認可你的方案!”

“我並不是否認你的中藥治療,而是我覺得,可以使用傳統的三聯療法或者四聯,這樣更加穩妥一些。”

賈福民說的很客氣,也很有分寸。

醫學學術爭端,在所難免。

對事而不對人。

同樣也不是針對中醫。

只是針對患者情況,制定的方案。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別說是和陳南了,就是那些頂級專家們,經常會因為一個治療方案,爭吵的面紅耳赤。

這是學術該有的樣子。

而一味的附和或者應承,卻是一種危險的訊號。

進步,是在爭執中產生的。

而陳南的這個方案,確實有點打破以往的經驗。

所以,米磊選擇了沉默,而賈福民選擇了發言。

陳南點頭:“嗯,我理解。”

“賈主任,不用擔心。”

“我既然來了這裡,自然是為了針對李孟三老爺子的情況,討論出一種更高效的方案。”

這邊,米磊忽然說道:

“陳南,說一下你的思路。”

“完整一點。”

陳南整理了一下思路,點頭說道:

“首先,關於老爺子的體質問題,屬於典型的氣陰兩虛,而伴隨有中焦氣化失司,導致的氣滯。”

“其次,抗生素性偏寒涼,容易損傷中氣,鬱滯邪氣,讓邪無出路,正氣也同樣被鬱閉,邪氣鬱就化熱,正氣鬱久傷陽。”

“最後,中醫藥對於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是有別於臨床醫學的“見菌治菌”和對症治療,而是採取體質辨識和辨證論治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能夠對幽門螺旋桿菌進行直接殺滅或抑制,起到“邪去正自安”作用。

另一方面,中醫藥注重補虛扶正,透過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達到“正盛邪自祛”的效果。”

說道這裡,陳南也很清楚,自己這一套理論肯定會被西醫認為是自圓其說。

於是解釋道:

“治療,講究的是一個高效,還有一個就是價效比,無論中醫也好,西醫也罷,講究的是一個最合適,最合理的結合手段!”

“而整個治療過程無非是一個鬥爭的過程。”

“患者現在對抗生素耐藥,無論是三聯、四聯,都是以加大抗生素的用量,實現一個抑菌殺菌的效果,但是,如此一來,抗生素也會殺傷大量的有益菌群,這種殺敵一百,自損八千的做法,我不認可!”

“其次,我覺得,可以選擇質子泵抑制劑來抑制胃酸分泌比起中醫藥抑酸效果更好!”

“而選擇鉍劑,是為了有效的保護胃粘膜。”

“米主任,賈主任,這就是我的想法。”

陳南說完之後,靜靜的看著米磊。

而此時,米磊也是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