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深空探測預警計劃(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地下城一期工程建造完畢後的,第二項率先完成的設施是軍用設施。
這是周恆親自,也是唯一督導的一個建造計劃。
新星系圈防禦計劃。
該計劃是以新星系中的另外十一顆為基幹,部署大量的伽馬射線鐳射,星際魚雷,小型深空探測無人機等多重防護網路。
以此達到拱衛人類文明建築群的目的。
周恆已經吃夠了沒有威懾打擊的日子了,無論是入侵藍星的薩爾文明,還是在快速的通道上相遇的多曼帝國聯合商會。
全都是因為沒有自保的實力,缺乏有效的威懾手段,所以周恆才不得不選擇背井離鄉,在宇宙中流浪。
在藍星的時候,要是直到薩爾文明是那種程度的文明,哪怕再給周恆五年的時間也……
所以痛定思痛的他,在地下城一期工程建造完畢後,就迫不及待的督促著防禦計劃的建造工作。
除了以上種種手段,周恆還曾計劃過在整個新星系的外圍鋪設一層深空地雷來保護新星系。
這樣無論外星文明從哪個方向入侵,都能被深空地雷給阻攔,為人類文明的反擊或逃亡爭取時間。
不過後來周恆放棄了這個計劃。
因為這個計劃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經過計算,如果真要鋪設這樣的一層深空地雷,所耗費的資源將會比一五計劃還要多出近三倍。
再加上星際文明的戰爭,能像薩爾文明一樣近距離格鬥的不多,大部分都是超視距打擊。
所以最終這個計劃就被放棄了。
不過周恆也沒有完全放棄這個計劃,稍微改一改後,另一個計劃就應運而生了。
深空探測預警計劃。
周恆預計向深空發射大量探測衛星。
以這這些探測器為基幹,構建一個範圍十光年的監視網路。
這十光年就是周恆給人類文明留下的緩衝空間,如果真有外星文明入侵,十光年的距離,也足夠人類文明進行準備。
是戰是跑,都有緩衝的餘地了。
至於十光年外的打擊。
如果真有文明在十光年外對人類文明實施打擊,那隻能說人類倒黴,活該被滅。
而探測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實時性。
如果十光年外的探測器,發射一次訊號,他們需要十年的時間來接受的話,那這種探測器就完全失去了預警的效果。
所以實時傳播的通訊裝置就成了探測器的重中之重。
地下城,量子實驗室。
接到李冰組長通知的周恆,第一時間就趕往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