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曾有周公祓禊來(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中京道北安州興化城裡。
耶律大石站在院牆上,眺望著西北方向。蕭陶蘇斡扶著梯子攀沿上去,小心翼翼地走到他的身邊。
“大石,在看什麼?”
“西北,那裡有一條真龍,不知道現在出發了沒有。”
蕭陶蘇斡遲疑了一下,隨即想到了耶律大石指的是誰。
“你是說大宋官家?他不是在開封城嗎?怎麼會去嶺北?”
“為什麼不去嶺北?從南攻北,是逆勢仰攻。自漠北向東北,是順勢而下。宋國官家,打仗最講一個勢。而且漠北有他的玄武旗,數十萬控弦之士,為何不去?”
蕭陶蘇斡想了了一下,“那他接到訊息就趕赴嶺北,現在到了嗎?”
“不!”耶律大石搖了搖頭,“根據我的推測,去年七八月間,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宋國官家,悄悄去了漠北。現在的宋國,從攻夏開始,在封鎖訊息方面,越來越厲害了。”
“去年就去了嶺北...”蕭陶蘇斡等了一會,勐然意識到不對,“他去年就察覺到耶律餘睹的計劃?”
“去年春,東北之亂徹底平息。按照我們天祚帝的習性,肯定是要去上京祭祖,然後遊獵東北。耶律餘睹、你我、宋國官家都看得出,這是唯一的機會。因為錯過了這個機會,耶律餘睹很可能會被調回南京。耶律阿思、蕭奉先等人不會容忍他在外太久。”
耶律大石說話的語氣平緩堅定,就像混同江一樣寂靜有力。
“不管怎麼說,宋國在我們大遼埋的暗樁,數量可能超出了我們的預料。蕭兄,你有沒有覺得,我們遼國的局勢,這幾年就像山谷間的河流,看上肆意奔流,實際上被人利用地勢引著走。”
蕭陶蘇斡緩緩地點了點頭:“多事之秋,必有緣由。”他提高了嗓門問道:“宋國官家去年秋天就已經到達嶺北,想必早已經厲兵秣馬。大石,你這麼一說,我覺得大事不妙啊。你應該早點提醒我們...”
耶律大石反問道:“早告訴你們,誰信?耶律餘睹會信嗎?”
蕭陶蘇斡想了想,緩緩地搖了搖頭:“他一門心思想當週公...或者是曹賊,怎麼會相信?”
他著急地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宋國官家率十萬鐵騎自漠北,河北河東宋軍自南,南北合擊,我大遼危矣!”
“冬天時,我一直在擔心這一點,派出許多探子,悄悄翻過鮮卑山(大興安嶺),探知漠北的情況。一直到春天,安然無恙,我勐然間想明白了。如果我們和南京,沒有分出勝負來,宋國官家是不會輕易動手。他不動手,南邊河北河東,也不會動手。”
“為什麼?”蕭陶蘇斡好奇地問道。
耶律大石只是看了他一眼,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繼續地說道:“蕭兄,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不能趕在宋國官家出兵前,讓大遼各股力量聚成一起,我們恐怕只能愧對祖先,愧對蘭陵郡王(蕭兀納),愧對蕭僧哥...”
蕭陶蘇斡默然了一會,“我現在終於明白你,為什麼要堅持兵行險招。”
“只有迫不得已...或者窮途末路的人,才願意兵行險招。勝券在握的人,行的都是堂皇的陽謀。”
聽了耶律大石的話,蕭陶蘇斡只覺得胸口堵得慌。煌煌大遼,怎麼落到了這個地步?到底是什麼開始的?
從道宗皇帝殺後逼子開始,還是從天祚帝的荒淫無道開始?又或者從宋國換了官家開始。
“軍使,上京急報!”耶律樂師急匆匆跑過來說道。
耶律大石臉色一變,迅速沿著梯子下到地面上。蕭陶蘇斡也跟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