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曾有周公祓禊來(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嘶——眾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官家這是要傾全國之力,平定遼國。這也符合他以往不動則已,一動就是雷霆一擊的策略。
果真,官家謀得不僅僅是燕雲十六州,還把目光放在整個遼國疆域。
幾年安生日子,讓很多人有點快忘記,官家是個狠人。要麼不打你,要麼就直接打死你,絕不對只打你個不痛不癢,留下後患。
僅僅收復燕雲十六州,說不定還是禍害。
遼國退據燕山以北和東北,主力未損,肯定會時時南下襲擾,宋國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守衛,貽害無窮。
不如趁著這個大好機會,多花些力氣,把問題一次性解決。
“平遼經略司,名字是挺好。只是現在還沒到揭牌的時候,不能叫契丹人聽出我們的意圖來啊。”宗澤建議道。
“這一點本相與玄明商議過,平遼經略司先期名字叫河北宣撫司,對外宣稱是遼國內亂,謹防難民潰兵南逃河北。等到局勢明晰,正式北伐,再亮出平遼經略司的旗號。”
許將答道。
“如此甚好。”大家紛紛點頭。
右僕射兼度支尚書蔡京問道:“玄明先生的右資政,倒也方便交接。劉將軍的軍諮使一職,誰人接手?”
“軍諮使一職,由老夫暫護。”許將跟李夔對視一眼,最後樞密院使李夔出聲答道。
冀州信都,河北郡守府。
河北布政使劉韐收到了尚書省的密信,連忙把兵馬使劉存義請了過來。
“東閣發出的密信,劉兵使收到了嗎?”
“剛剛收到樞密院發出來的密信。”
“北邊遼國大亂,朝中已經有了定計。我們河北,將是主要著力的地方。轉運物資和兵源,是最為要緊。一旦進入戰事,稍有延誤就是貽誤戰機,觸犯軍法,大意不得。”
“郡守說得極是。地方上的宵小,必須肅清,免得忙亂之時出了岔子。”說到這裡,劉存義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
“郡守,天正道的事處理乾淨了嗎?”
劉韐眉頭緊蹙。
“這個天正道,十分狡詐。天啟五年,河東、河北兩郡同時動手,將數萬天正道首領信徒一網打盡。可是僅僅到了天啟八年,天正道在邢州、魏州死灰復燃。被察覺時,居然有聚攏了數千信徒。”
“天啟八年再行霹靂手段後,看上去終於煙消雲散。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僅僅到年底,有跡象表明,天正道有首領躲在齊魯郡,躲過一劫。然後就地傳教,又傳回河北來了。”
聽到這裡,劉存義也覺得有些不同尋常。
“郡守,一旦戰事開啟,任何疏漏都可能涉及軍機,我們馬虎不得。這個天正道,如此詭異,非同尋常。肯定有股大勢力在暗中支援它,才能使得它一次又一次死灰復燃。”
劉存義鄭重地說道:“我建議,郡守向尚書省通報此事,請內政部牽頭,責令司法調查局聯合河北、河東、河南和齊魯四郡警政廳辦桉,徹底查清楚,天正道的幕後支持者是誰,並將其徹底剷除。”
要是換做其他郡守,可能拉不下面子來。請求內政部牽頭,多郡辦桉,顯得河北郡守府十分無能。尚書省和官家看到了,會怎麼想?
做官的,最忌諱這一點。
但是劉韐的處理問題的思路,深受趙似影響。他知道,隱瞞和僥倖才是最大的禍源。
最後他點了點頭,“好,我馬上叫布政司行文尚書省。再讓警政廳組建一支特別任務組,悄悄地把天正道的底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