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臣知道。”曾保華耷拉著頭答道,“不過這兩年,漠北的雪真得很大。”

他在嶺北待了兩三年,深有體會。

“知足吧。朕跟草原上老一輩的聊過。”趙似說道,“聽他們說,數十年前,雪更加大,往往冬天一個部族就莫名地不見了。只有等到春天,才發現他們在冬天被全部活埋大雪裡。現在好多了。”

“官家,你說這天時是不是有數的。臣查過一些記載,這百年來,嶺北冬天大雪,夏秋卻乾旱。跟中原差不多,一時旱一時澇,要人命啊。”

“有數的。”趙似盯著自己的大舅哥,人才,居然被他察覺到小冰河期的規律。唐末、五代十國和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

氣候驟變,天災頻繁,加上人禍,於是唐滅、五代諸國混戰。等到宋初,氣候開始好轉,但是它的小尾巴依然讓大宋吃了不少苦。加上先天性的缺陷,造成國窮民窘,然後父皇迫於形勢,開始變法。

雖然爭議不斷,但至少讓國庫充盈,有能力對西夏發起反擊。只是父皇和皇兄命短,在歷史上把大宋的命運交給了十一哥。

《基因大時代》

這一位的所作所為,讀過史書的都知道。

幸好換成了自己。

其實大宋的底子還在,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保持著完整,也有足夠的資源和動員能力——否則的話南宋也不會撐那麼久,甚至跟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蒙古軍隊對峙那麼多年。

只是歷史上的十一哥,跟被自己陰死掉的大侄子——遼國天祚帝,真是一時瑜亮、臥龍鳳雛,在作死的路上你追我趕,最後白白便宜了女真人。

這個部族可能名字取得好,氣運也好,居然在歷史上能撿兩次大便宜。

真要是讓自己穿越去崇禎帝,那才是地獄級難度。

現在小冰河時期已經接近尾聲,而崇禎時期,正在向小冰河時期最高峰攀登,加上其它的原因,大明朝比大宋朝要脆弱得多。

算算南明的年份就知道了。

感慨了一番,趙似對曾保華問道:“格物院營造所和機械所聯合研製的氈包新式骨架,下發了多少具?”

“官家,從去年開始,玄武旗共下發了五萬七千六百具。”

“還是太少。實際效果你們測試過來。”

“測試過,去年漠北的雪也不小。尤其是也裡古納河、海剌兒河一帶,雪深過腰。六百多頂氈包被大雪壓塌,死傷三千餘人。下發到木獬、日鼠兩翼的一萬二千具骨架,全部經受住考驗。”

“那就好。不過朕還是不放心,想趁著雪還未下大之際,到處看看。基層的情況,有時候跟報告裡的是千壤之別。你一起去吧。”

看到曾保華瞬間苦著一張臉,趙似笑著說道:“你這麼胖,抗凍!”

這時,門外侍衛叫了一聲:“見過敬妃娘子!”

然後厚厚的門簾一掀,烏雅裹著一團清冷寒氣,飛旋著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