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高麗佈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朕非常贊同你的顧慮。東北,兩遼和渤海、黑水等地,一直遊離於中原,不服王化。現在歸於我大宋,想要完全融合,不是一時半會能辦的。高麗就在邊上,跑不掉的,晚幾年又如何?要是著急冒進,東北不穩就冒失地舉兵高麗,風險很大。”
“現在高麗地方勢力還很強,而此國多山險,打起來會是個硬骨頭。確實如你所言,一旦停滯不前。東北諸部,前遼舊臣,就會心裡長草。到時候,前後受敵,平遼戰果損失殆盡不說,朕十幾年編練出來的陸軍精銳,都可能折在那裡。”
“前隋末帝、前唐太宗,攻高句麗,敗師損兵的慘重教訓,必須牢記。嗯,玄明,你能在平遼大捷之餘,保持清醒頭腦,朕很欣慰。說說,你對高麗國的佈局是怎麼樣的?”
聽到這番話,長孫墨離覺得官家對自己的信任應該沒有減弱,他心裡不由大石落地,話語間也輕快了起來。
“臣對高麗的佈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高麗王俁和中樞。浿水大敗,高麗王俁和中樞聲望大損,這是其一。但是迫在眉睫是如何恢復元氣。王俁才三十五歲,正值壯年。從他此前種種舉措來看,是位心高氣傲、貪功慕名之人。”
“情報偵查總局那邊,已經擬定了多個計劃。其中一個就是收買王俁近臣,同時又派遣了道僧之人,接近王俁,鼓勵他奮發圖強——就是鼓勵他臥薪嚐膽,一洗前恥。只要他有這個想法,首先就得去斂財。因為招兵練兵,都需要錢糧。”
“王俁有了斂財的想法,那事情就好辦了。自然會有臣子獻出斂財之計,在充盈其國庫的同時,即讓高麗百姓民不聊生,又會嚴重損害地方世家的利益。屆時,高麗國地方與中樞、民與官、臣與君會嚴重對立。”
趙似突然插了一句,“要是王俁沒有這份雄心壯志呢?”
長孫墨離自信地笑了笑,“官家,那我們就讓王俁成為第二個天祚帝。僧人、道士,還有一些進讒言,行斂財的近臣,都已經準備到位。不管他王俁怎麼想,怎麼做,我們會盡可能地引導他走上斂財之路。”
“嗯,繼續。”
“是官家。另一部分佈局是針對地方。不管王俁是做天祚帝,還是想做中興之君,都離不開進行財政改革,以充盈國庫。我們從熙寧變法,再到前遼天祚帝,總結和實踐了不少斂財害民之計。完全可以在高麗國再行一遍。”
“王俁在高麗國大行變法,自然會讓地方世家感到威脅。他們一方面會與中樞離心離德,一方面會暗聚力量,以求自保。再輔助經濟戰、文化宣教戰等手段,相信高麗中樞和地方勢力,會對該國百姓進行新一輪,而且是極其酷虐的敲骨吸髓。”
“到那個時候,我們布在高麗國各地的棋子就可以發揮作用。振臂一呼,舉事造反。我們在東北的經驗說明,這些亂事,只要外援不絕,高麗國官府很難根除禁絕。”
“臣想,三五年間,高麗國只要來上兩到三波席捲全國各道的民亂,地方上的兩班世家,就會衰敗到極點,同時也能極大地打擊高麗王室和中樞的力量。不過臣顧慮的是...”
“玄明,你顧慮什麼?”
“臣顧慮的是東邊的東倭國。此國狼子野心,一直虎視眈眈西邊。前唐白江口之戰便是例子。這些年,高麗國岸邊多有海賊,其中有不少是東倭武士假扮。臣擔心,一旦高麗國國力被極大削弱,東倭國這隻野狗會聞到味道,搶先下嘴。”
趙似愣了一下,東倭國?有這個可能哦。前些年高麗“海賊大興”,部分東倭武士也跟著一起下場,撈到了不少油水。
後來大宋達到了目的,“高麗”海賊迅速減少,但是東倭海賊卻不減反增,甚至還搶到宋國商隊頭上,被狠狠收拾過一頓後,表面上銷聲斂跡,實際上依然偷偷摸摸地做。
嘗過血肉的野狗,確實不會輕易放棄的。
“玄明,這點你顧慮地很多。高麗這桌菜,一個客人都不能多,更不用說一隻不請自來要偷吃的野狗。螣蛇水師的實力優先加強,它要是敢來偷吃,就把它的牙齒全敲了!”
“是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