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

第一百零六章 要以理服人

趙似揮了揮手,繼續說道:“近期有不少人對朝廷耗費巨資,修建多條運河表示不解,甚至非常激烈地反對。你們有沒有收到相關的資訊?”

長孫墨離、曾保華、薛遇貴互相看了一眼,都點了點頭,異口同聲地答道:“回陛下的話,都受到相關的訊息。”

薛遇貴還說出了幾個情況,“前些日子,有幾群人聚集在運河工地,拉橫幅,喊口號,干擾施工。也不知他們哪裡學來的這一招,派警察驅逐或逮捕,可人家沒阻攔施工,沒搞破壞,不違法。而且都是九人一組,每組相隔五米...”

曾保華一聽樂了,“這肯定有高人指點,而且是讀過律法的高人。連《刑典會律》裡的非法聚眾條款都研究過——不超過十人,各自相隔五米,不需要申報,即為合法聚會...呵呵,就算是那些文人墨客聚會,都沒有這麼用心過。”

薛遇貴苦著臉說道:“可不是嗎?不是非法聚眾,也就無法驅散或逮捕。無計可施。可是不管,他們就像一群群蒼蠅,圍著工地轉,讓民夫和工程師們不得安心,影響進度,可惱啊!”

曾保華一拍手說道:“這些撮鳥!去年秋冬三大寇桉件,殺了上萬人,抄沒流放了數萬戶,怎麼還有這些混賬玩意冒出來!”

趙似指了指他的大舅哥,“此話差矣!私下說說可以,千萬不要當眾說出去。”

曾保華愣了一下,問道:“陛下,臣哪裡說錯了?”

“大錯特錯!”趙似不客氣地說道,“三大寇桉件,查辦的是什麼人?都是因為屁股沒有坐正,極力反對新政推行的人。他們因為新政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對新政恨之入骨,暗中勾連,極力阻撓。”

“這些人,朕是不會客氣的。立場不同,負隅頑抗,便是仇敵,當然要悉數剷除。但是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有反對意見的人。有的人反對我們,是立場不同;有的人反對,立場相同,只是想法不一。”

“比如當前反對修建運河的人,他們的立場跟我們一樣,都是為國為民。只是他們看不到修建運河的好處,只看到修建運河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我們要是把他們也消滅了,會有什麼結果?”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朝堂上沒有反對意見,萬馬齊音,會怎麼樣?會洋洋自得,會犯了錯誤而不自知,最後禍國殃民!朝野之間,必須有反對的聲音,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自警慎重。”

“而且從另外一個方面說,“一己之見有限,眾人之智無窮。”集思廣益、博採群議,才是睿智之舉。而這些意見,不見得都是順著我們。我們要把這些反對的意見,當做逆耳的忠言,反過來去想想,我們是不是有哪些方面沒有做對做好,才讓他們反對?”

“拜占庭的嶽卓群,臨回國時,曾經對朕說,他發現大宋能夠強盛,就是繼承了前漢唐的優點,海納百川、吐故納新,這才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文明。一個外國人都知道的道理,你不知道?沒有包容,哪裡來的創新?沒有創新,哪裡來的發展?”

曾保華嘴巴張了張,最後訕訕地說道:“官家就是比臣等站得高,看得遠。今天這一席話,讓臣受益匪淺。”

薛遇貴誠懇地說道:“陛下,此言振聾發聵,臣請筆錄成文,讓臣等好好學習。 無錯更新@”

趙似指了指一直站在一邊不做聲的宇文虛中說道:“叔通會整理的,屆時會發給你們。”

“好了,轉回正題。現在有人反對修建運河,而且聲音不小。你們都是操持地方政務的方伯要員,應該深知修建運河的好處。想想,怎麼把道理說清楚,說透,說服那些反對的人。”

趙似語重深長地說道:“政治嘛,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什麼是朋友,就是道合志同的人。什麼是敵人,就是不相為謀的人。怎麼成為道合志同的朋友?當然是以理服人,擺事。(本章未完!

第一百零六章 要以理服人

實,講資料。”

“陛下,要是他不看事實,不聽資料呢?”長孫墨離問了一句。

“那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是立場有問題。屁股坐歪了,講什麼道理都不會通的。那些人就是不相為謀的敵人!”趙似斬釘截鐵地說道。@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第一百零六章 要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