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隻順著寬闊的海河,緩緩地駛進了天津縣城南碼頭。

“北運河河北段,修建得如何?”趙似看到海河南岸的遠處,有一片繁忙的工地,應該是北運河河北段的修建工地。

“回陛下的話,根據交通部的規劃,北運河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永濟渠進行拓寬,這條運河北接天津城,南至魏州元城縣,再一分為二,西路繼續通往汲縣入黃河,與榮澤縣的汴河渠西段相連。”

“另一路自元城向東南,開鑿出一條新河道,過朝城入鉅野澤,與廣濟渠、泗水、濟。(本章未完!

第一百零五章 薊州天津縣

水相通。”

這些規劃牢牢地記在薛遇貴的腦海裡,脫口而出。

“第二部分是重新開鑿河道。永濟渠北段,南皮縣以上,以往是利用黃河下游河道運輸,非常容易受影響。而且根據官家的規劃,渤海、無棣兩條入海河道會逐年擴寬,作為黃河入海主河道,而滄州河道作為洩洪分流河道。黃河不再北上...”

“所以,南皮以上,需要沿著前隋唐永濟渠舊道,重新開鑿一段運河河道,直通天津城,使得永濟渠重新北連。同時在將陵縣,向南再開鑿出一條河道,過夏津、聊城,通鉅野澤。”

“目前這幾處工程已經完成了五成,預期在天啟十五年可通航。”

“那有什麼困難嗎?”

“回陛下的話,最大的困難是人手不夠。現在到處缺勞力,工錢出高些,民夫們才願意來。可是造價又高了。幸好長孫大官人那邊,移過來四萬多前遼戰俘,解了燃眉之急。開春又轉來十餘萬高麗民夫,算是解決大問題了。”

曾保華在一旁接了一句:“北平城大興土木,也需要人手,那邊也分了十萬高麗民夫。不過請官家放心,我們絕對沒有虧待這些高麗民夫。玄明先生都跟我們講清楚了,這些人是我們的“統戰物件”,做工都給錢的。將來回高麗,還會是一位“小富翁”,有著示範作用...”

趙似點了點頭,示意薛遇貴繼續。

“其次就是運河過滄州、無棣、渤海三河道,需要修建進出閘門,費時費工。還有就是幾處高地。運河必需依地勢而行,有的高處實在繞不去,只能修建水閘和抬升河道,再配以畜力運作...”

趙似點點頭,“你們遇到的困難,山東郡那裡修建新運河中段,也都遇到了。格物院地理所和營建所、兵部測繪局,因地制宜想了不少辦法...”

根據規劃,新運河在鉅野澤以南,利用桓溝、南清河河道,修建運河河道直至徐州彭城,與重新疏通通航的古汴河,現在改名為北汴運河匯合。然後繼續南下,利用泗水河道,裁彎取直,開鑿出一條運河河道,直通淮陰縣,與汴河主運河,以及通揚州的裡運河匯合相通。

趙似繼續問道:“天津通北平府的運河河道,你們選定了嗎?”

“回陛下的話,選定了。以潞水河為基礎,深挖擴寬,直通潞州,再在那裡透過閘河、永定河、盧溝河分流直通北平城城東。”

“選了潞水河?”

“是的陛下。潞水河穩定,桑乾河雖然河道寬闊,但是時而乾旱,時而大水,非常不穩定。地理所和測繪局幾經實地勘查,又研究了過往上百年的水文記錄,才做出這個決定的。 首發更新@ ”

“行,這事聽專家的。”趙似點了點頭,然後指著天津城說道:“既然如此,這天津城就成了風水寶地了,內有運河,外通大海。尚書省擬定將薊州移治天津縣,再新置塘沽、靜海等縣。”

“陛下,薊州歷屬幽州,現在幽州改為北平府,臣請將薊州繼續歸北平府管轄。”曾保華說道。

“那不行,不能什麼好事都讓你們北平府佔了,總得讓河北郡喝點湯。朕定了,薊州為直隸州,歸河北郡管轄。”

“臣替河北百萬父老鄉親,謝過陛下。”薛遇貴歡喜地說道。他原本以為搶不過國舅爺,想不到官家秉公而斷,把薊州判給了河北郡,這對河北郡而言,確實是件大好事。。

第一百零五章 薊州天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