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依禮辦交涉(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崔禮部,現在萬分火急時,我們不如坐馬車,行程更快。到了州港再趕緊轉船,與宋國緊急交涉。”金覲勸道。
出開京城後,崔思諏堅持要坐轎子去貞州,這下把金覲和金富轍父子倆急壞了。
吳延寵在壽昌殿上說的那些,高麗君臣口口聲聲妄,但心裡知道,這是事實。宋國說給一個月停戰期限,就真的只有一個月。時間一過,說打你就打你。
於是金覲來勸說。
“金先生,你知道你我現在什麼身份嗎?”崔思諏十分不滿地反問道,“你是高麗國議和正副使,代表著高麗國,與宋國交涉。兩國之間,最重要的是什麼,是禮儀,無禮則無尊嚴,無尊嚴就無章法。沒有章法還談什麼?談下來也還是喪權辱國的條約。”
崔思諏一本正經的話讓金覲無言以對,只是此時講大道理有用嗎?禮儀尊嚴現在高麗國敗特敗,還有什麼尊?說了,尊嚴是別人給的,自己把自己當回事,別人能把你當回事了?
金覲一直在開京城任職,沒有與朝爭,但一直關心著宋國的變化——他十分仰慕宋文化,是蘇軾的死忠粉。
從他給兩個兒子取就可以看出來,金軾、金富轍,正好對應著蘇軾、蘇轍兄弟倆,寄託著他希望自己兒子能沾沾兩人仙氣的期盼。
所以金覲對宋國的變化是非常清楚的,知道此時宋國已經脫胎換骨,從迂奢靡中華麗轉身,變得務實凌厲。
金覲其實能會到吳延寵的苦心——他們主戰派還不是秉承了先王、大王的旨意,北上開疆拓土。出身入不說,打敗了還要被人推出來當替罪羊。
說延寵和任懿出來的和約喪權辱國,可是誰去談都是一回事,說不定還要差——九城是主戰派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浿水之戰死傷的又是他們的同袍。
他們有切身之痛,知道珍惜。
此時金覲有些體會到吳延寵、任懿、崔弘正等人的悲哀,“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金覲還有幾分忠君愛國的良知,持著再勸句。
“崔禮部,宋國給出的停戰期限,只剩下七天了。早一天去跟宋國交涉,早一日得安寧啊。
崔思諏不屑地說道:“吳賊在殿上的狂悖之言,金先生也信?那是他脅迫大王和群虛之詞,不必理!”
說罷,他放下轎簾,跺了跺轎底,喝聲道:“走了!”
轎們不敢怠慢,抬起這頂八人大轎,四平八穩地沿著大道,緩緩而行。
“父親,崔部怎麼如此剛愎自用呢”金富軾在一旁忍不住問。
“大郎啊,要是你在南邊海島喝上幾年海帶湯,終有一日還朝,大權在握,你比他還要剛愎自用。”
“父親,那此次去議和,崔禮部此姿態,怕會無功而返。”
“他無而返老夫不在意,我擔心的,高麗國最後的機會他的荒誕誤事下,一逝而去。”
金軾摸著下巴想了想,“父親,你擔崔禮部會惹惱宋人,使得局勢難以收。”
“崔相(崔弘正)在安州自盡,以死贖!吳相也心存死。老夫聞,他在開遠城和談時,向宋使跪拜,伏罪自認兩國擅開戰事的魁首,願一死求宋國見諒,乞宋軍寬待高麗...真正忠愛國者,在大獄裡;權思利自私者,在廟堂上。”
金覲再一次長嘆一聲,兒子說道:“走吧,跟上去。”
花了兩天時間——崔思諏完全照欽差天使的禮儀出行。前有五十名白,扛著各種旗:崔思諏的所有官身,以及中舉中進士的科號名次。接著是武官充任的護衛押班,騎著高頭大馬。
高麗兵馬主力盡失,現在缺馬缺得非常厲害,鷹揚、龍虎兩卻湊不齊御前馬隊了崔思諏依然想辦(本章未完!
第一百零一章 依禮辦交涉(一)